溫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數學公式或PPT動畫的文件,查看預覽時可能會顯示錯亂或異常,文件下載后無此問題,請放心下載。
2. 本文檔由用戶上傳,版權歸屬用戶,qqbaobao負責整理代發布。如果您對本文檔版權有爭議請及時聯系客服。
3. 下載前請仔細閱讀文檔內容,確認文檔內容符合您的需求后進行下載,若出現內容與標題不符可向本站投訴處理。
4. 下載文檔時可能由于網絡波動等原因無法下載或下載錯誤,付費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載的用戶請聯系客服處理。
網站微信客服:wwwQQBAOBAO
展開
4古代詩歌四首,1.識記作者的相關文學常識,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這四首詩歌。2.學會運用聯想和想象的方法來鑒賞詩歌的思想內容與藝術特色,學會解答詩歌中的煉字題。3.體會詩歌中蘊含的思想感情,培養熱愛故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學習目標,觀滄海曹操,關于漢樂府詩樂府,原來是漢武帝掌管音樂的官署機構名稱,后來演化為詩體名稱,原是可以配樂歌唱的詩歌,指漢時樂府機關所采制的詩歌,這些詩原本在民間流傳,經由樂府保存下來,漢人叫做“歌詩”,魏晉時始稱“樂府”或“漢樂府”,后世文人仿此形式所作的詩,亦稱“樂府詩”。文學常識,觀滄海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蕭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詠志。jiédànsǒngzhìsè曹操,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國譙(qiáo)縣(今安徽亳州)人,東漢末政治家、軍事家、詩人。與其子曹植、曹丕合稱“三曹”。代表作有詩歌《蒿里行》《觀滄?!贰洱旊m壽》《短歌行》,軍事著作《孫子略解》《兵法接要》等。作者簡介,當時他正處于事業的最高峰:他削平北方群雄,打垮烏桓和袁紹殘部,消除后患,統一北方。如果再以優勢的兵力去消除南方割據勢力,他就可以一統天下?!队^滄?!氛潜闭鳛趸笟w途中經過碣石山時寫的。身為主帥的曹操,登上了當年秦皇漢武也曾登過的碣石山,又當秋風蕭瑟之際,他的心情像滄海一樣難以平靜。他把自己宏偉的抱負、曠大的胸襟融會到詩歌里,借著大海的形象表現出來,使這首詩具有一種雄渾蒼勁的風格,成為一篇流傳至今的優秀作品。背景材料,觀滄海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蕭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詠志。曹操,東行登上碣石山,來觀賞大海。海水多么寬闊浩蕩,山島高高地挺立在海邊。樹木一叢一叢到處都是,各種草兒長得十分繁茂。樹木被風吹動發出颯颯的聲響,海上翻涌起巨大的波濤。太陽和月亮的運行,好像是從這浩瀚的海洋中出發的。銀河星光燦爛,好像是從這浩淼的海洋中產生出來的。我十分慶幸,可以用這首詩歌來歌吟自己此刻的心志。,1.全詩以哪個字展開來寫的?讀一讀,想一想2.全詩可以分成幾層?哪些詩句是寫現實的?哪些詩句是想象的?,聯方式微信二維碼信二維碼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蕭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詠志。(附文:為和樂而加.)動靜靜動觀滄海曹操總寫實虛聽主旨:借寫大海的雄偉壯闊之景,抒發自己統一天下、建功立業的雄心壯志。,3.詩中哪些詩句最能體現詩人的博大胸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這首樂府詩表現了詩人博大的胸懷,奮發昂揚的精神。抒發了統一中國,建功立業的宏偉抱負。這首詩意境開闊,氣勢雄渾,這與一個雄心勃勃的政治家和軍事家的風度是一致的,真是讀其詩如見其人。課堂小結,1.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本詩寓情于景,字里行間洋溢著飽滿的激情。詩人把眼前海上壯闊的景色與自己的雄心壯志巧妙地結合在一起,并通過虛寫表達自己的主觀感受,即對大海的感悟,不但做到了情景交融、虛實相生、氣勢宏偉,而且做到了情理結合。2.意境開闊,氣勢雄渾。本詩通過寫大海吞吐日月、包蘊萬千的氣魄,表現了詩人的豪邁之情和開闊的胸襟,感情奔放。“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是寫景的高潮,詩人運用想象和夸張,創設了一個極其開闊、宏大的意境;詩人以飽滿的激情,勾畫出大海變化萬千的特點和波瀾壯闊的氣勢。寫作特色,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李白,格律詩,包括律詩和絕句,被稱為近體詩。絕句規定為四句。格律詩常識:五言七言文學常識,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代詩人,出生于西域,幼時隨父遷居綿州昌?。ń袼拇ń停?,是繼屈原之后最具個性特色和浪漫精神的詩人。其詩多雄奇豪放,想象豐富,語言流轉自然,音律和諧多變。代表作有《蜀道難》《行路難》《渡荊門送別》等。作者簡介,王昌齡是一位以寫邊塞題材為主的著名詩人。他特別擅長寫七言絕句。一生遭遇坎坷,他的性格與李白的傲岸不羈有著相似之處。據說李白從天寶三年離京漫游,到揚州時,聽到王昌齡被貶龍標尉這個不幸的消息,便題詩抒懷,遙寄給遠方的友人。背景材料,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李白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讀詩品詩,根據注釋,理解詩歌大意,體會詩的意境。,柳絮已經落盡,杜鵑鳥在不停地啼鳴,聽說你被貶到龍標去了,一路上要經過五條溪水;我把為你而憂愁的心,托付給天上的明月,它伴隨著你,一直走到那夜郎的西邊。感悟詩意,1.詩中寫了哪些景物?這些景物有什么內涵?2.詩中哪一個字真實集中體現了作者的感情?探究學習,詩中寫了哪些景物?楊花子規明月,這些景物有什么內涵?楊花、子規、明月“楊花”:“子規”:“明月”:柳絮,給人的飄忽不定之感。杜鵑,它總悲哀凄慘地啼叫著。代表思念,自古以來就有遙寄相思之意。,意象通常是指自然意象,即取自大自然的借以寄托情思的物象。柳:“留”二字諧音,經常暗喻離別,惜別。李白: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水:因水的切剪不斷,唱以水喻愁。如李白: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竹:蒼翠挺拔,不屈不撓。鄭板橋: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源在破巖中。,了解三個意象“楊花落盡子規啼”這首詩以描寫“楊花”“子規”兩樣景物起筆,從全詩看,有什么用意?一是表明事情發生的時令;二是兩者都是有形之物,給讀者以畫面感;三是楊花飄忽不定,子規的啼聲哀傷凄涼,渲染一種傷感凄冷的氣氛。,愁2.詩中哪一個字真實集中體現了作者的感情?,作者為什么把“愁心”寄與“明月”?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寫法探究,1.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本詩寓情于景,開頭寫“楊花落盡”,奠定了全詩感傷的基調。“子規”即布谷鳥,在古代詩歌中是悲苦的象征。因此本詩不著悲痛之語,卻現悲痛之情。2.想象豐富,筆勢靈動。詩人在后兩句詩中發揮奇特的想象,把明月想象成能夠寄托“愁心”的人,托明月傳情,氣度超逸,筆勢靈動。寫作特色,次北固山下王灣,唐詩五言七言律詩絕句律詩的特征1.共有八句2.二、四、六句押韻3.首聯、頷聯、頸聯、尾聯4.頷聯對偶句,頸聯對偶句文學常識,次北固山下王灣(首聯)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頷聯)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頸聯)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尾聯)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王灣,生卒年不詳,洛陽(今屬河南)人,唐代詩人。其詩流傳到今天的不多,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次北固山下》。作者簡介,解題思考:題目中“次”、“北固山”分別什么含義?,次北固山下,意思是泊舟停宿于北固山下。北固山三面臨江,形勢險要,號稱“天下第一江山”。作者家住洛陽,旅于江南,在這座山下停泊,被這里開闊秀麗的景色所吸引,寫下了這首詩。古時交通不發達,流落外鄉或在外任職的人久不得歸,自然會產生故園之思,因此鄉愁成了詩歌中的一個重要主題。這首詩是寫鄉愁的。,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旅途在青山之外,行船在綠水之中。潮水漲滿,兩岸與江水相平,顯得十分開闊,順風行船,一片白帆高高懸掛。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夜還未消盡,一輪紅日已從海上升起,舊年未逝,江面已顯露春意。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思念故鄉的書信送到什么地方呢,希望北歸的大雁捎一封家信到洛陽。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體會詩意,研習詩歌內容1.詩人此刻在船上,而“客路”在青山之外,他是看不見的,為什么詩一開頭就提到“客路”呢?這是詩人的想像,表明船到鎮江后,還要乘車到別的地方去,已暗含旅途奔波之意。2.“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是詩人在何時何地見到的景象?你能想像出船行的圖景嗎?在天將明未明之時,在船接近目的地即北固山的長江之中。,想象“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是怎樣的情景,如果你身臨其境將會有怎樣的感受?寬闊之景-----------寬闊胸襟,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1.這兩種景象有相同的地方嗎?提示:白日和黑夜的交替,新年和舊年的交替。2.這兩種景物跟詩人的鄉愁有關嗎?提示:白日和黑夜的交替,新年和舊年的交替——如此一天一天地過去,一年一年地過去,而詩人依舊在外奔波,不得回鄉,怎能不產生鄉愁呢?名句賞析,詩歌既寫了作者客游他鄉的羈旅之情,又寫出了作者放眼山川的博大胸襟。課堂小結,賞析詩歌從何入手?“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一聯,歷來被人稱道。請選一個角度,作簡要賞析。③修辭:運用擬人,對偶的修辭手法,將海日和江春擬人化,表現了作者積極、向上的思想感情,對偶句式工整有節奏,富有情趣。(答出其中一點,言之成理即可。)①畫面:當殘夜還未消退時,一輪紅日從海上升起;當舊年尚未逝去時,江上已呈現春意;(翻譯)②哲理:即寫景又點明時令,蘊含著一種新事物必將代替舊事物的哲理.,對偶通常是指文句中兩兩相對、字數相等、句法相似、平仄相對、意義相關的兩個詞組或句子構成的修辭法。對偶從意義上講前后兩部分密切關聯,凝練集中,有很強的概括力;從形式上看,前后兩部分整齊均勻、音節和諧、具有節律感。對聯,中國的傳統文化之一,又稱楹聯或對子,是寫在紙、布上或刻在竹子、木頭、柱子上的對偶語句。細節探究,寓情于景,景中含理。詩人停宿在北固山下,面對十分開闊的江面,身在“客路”的詩人怎能不頓生思鄉之情呢?頸聯中“生”“入”用了擬人手法,海日生于殘夜,驅盡黑暗,江上景物呈現的春意闖入舊年,趕走嚴冬,表現出了具有普遍意義的生活哲理。詩人無意說理,所描寫的景物中卻蘊含哲理。寫作特色,天凈沙·秋思馬致遠,馬致遠(約1251—1321以后),號東籬,一說字千里,大都(今北京)人,元代戲曲作家、散曲家,與關漢卿、鄭光祖、白樸并稱“元曲四大家”。代表作有散曲《天凈沙·秋思》,雜劇《漢宮秋》《青衫淚》《岳陽樓》等。作者簡介,漢賦、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分別代表著那個時代文學作品的最高成就。“曲”分類雜劇散曲散套:是同一宮調的若干小令相聯而成的組曲小令:只有一支曲子文學常識,讀秋景天凈沙·秋思馬致遠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天凈沙秋思:題目:曲牌名此曲是元代小令中的名篇。解 題,品秋情鑒手法1.小令中共寫了幾種景物?小令中的景物各自有何特點?,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斷腸人夕陽,枯藤老樹昏鴉蕭瑟荒涼,小橋流水人家旅途所見景象內心向往精神家園,古道西風瘦馬“西風”,指秋風。“道”,象征人生之路“瘦”,實際上寫人,表現了旅途生活的艱辛。“古”破舊之意。,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斷腸,點睛之筆,點明全文的感情基調。,2.用自己的語言描述這首小令的畫面??萏倮p繞著老樹,樹枝上棲息著黃昏時歸巢的烏鴉,小橋下,流水潺潺,旁邊有幾戶人家,在古老荒涼的道路上,秋風蕭瑟,一匹疲憊的瘦馬馱著我蹣跚前行。夕陽向西緩緩落下,悲傷斷腸的人還漂泊在天涯。,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斷腸人夕陽,1.映襯手法的運用。這首散曲的藝術效果,得益于成功地運用了映襯手法。作者將許多相對獨立的事物納入一個畫面之中,從而形成動與靜、明與暗、背景與主體的相互映襯。處于動態中的“流水”與處于靜態中的“小橋”“人家”相映,更顯出環境的幽靜;“西風”與“古道”相映,使古道更見蒼涼。在作者勾勒的深秋晚景圖上,一面是枯藤、老樹、昏鴉在蕭瑟深秋中的一派灰暗,一面是落日的余暉給枯藤、老樹、昏鴉涂上的一抹金黃顏色。“小橋流水人家”呈現出一派清雅、安適的景象,與漂泊他鄉的游子相映,使“斷腸人”更添悲愁。寫作特色,2.極其簡練的白描手法。前三句十八個字,一詞一景,全是形容詞和名詞,無一動詞,卻把景物描寫得特征鮮明。各種本來并不相干的景物,在蒼涼的深秋暮色籠罩下,構成了一個統一體,讓讀者通過想象將其緊密聯系起來。用字之簡練已達到不能再減的程度,做到了用最少的文字來表達豐富的內容。,1.下列加點字的注音完全正確的一項是()A.滄海(cāng)涌起(yōng)枯藤(téng)B.蕭瑟(sè)詠志(yǒng)殘夜(cán)C.澹澹(zhān)歸雁(yàn)碣石(jié)D.竦峙(shì)豐茂(mào)斷腸(cháng)課堂小練B【點撥】A.涌—yǒng。C.澹—dàn。D.峙—zhì。,2.下列詩句中朗讀節奏不正確的一項是()A.客路/青山外B.江春/入/舊年C.斷腸/人在天涯D.風正/一帆懸C【點撥】C句朗讀節奏應為:斷腸人/在天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