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數學公式或PPT動畫的文件,查看預覽時可能會顯示錯亂或異常,文件下載后無此問題,請放心下載。
2. 本文檔由用戶上傳,版權歸屬用戶,qqbaobao負責整理代發布。如果您對本文檔版權有爭議請及時聯系客服。
3. 下載前請仔細閱讀文檔內容,確認文檔內容符合您的需求后進行下載,若出現內容與標題不符可向本站投訴處理。
4. 下載文檔時可能由于網絡波動等原因無法下載或下載錯誤,付費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載的用戶請聯系客服處理。
網站微信客服:wwwQQBAOBAO
展開
單元綜合練(一)(時間:120分鐘 滿分:120分)一、閱讀理解(58分)(一)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題。(20分)非 相荀 子相人,古之人無有也,學者不道也。古者有姑布子卿①,今之世,梁有唐舉,相人之形狀顏色而知其吉兇妖祥,世俗稱之。古之人無有也,學者不道也。故相形不如論心,論心不如擇術。形不勝心,心不勝術。術正而心順之,則形相雖惡而心術善,無害為君子也;形相雖善而心術惡,無害為小人也。君子之謂吉,小人之謂兇。故長短、小大、善惡形相,非吉兇也。古之人無有也,學者不道也。蓋帝堯長,帝舜短,文王長,周公短,仲尼長,子弓短。昔者衛靈公有臣曰公孫呂,身長七尺,面長三尺,焉②廣三寸,鼻目耳具,而名動天下。楚之孫叔敖,期思③之鄙人也,突禿長左,軒較之下,而以楚霸。葉公子高,微小短瘠,行若將不勝其衣。然白公之亂也,令尹子西、司馬子期皆死焉;葉公子高入據楚,誅白公,定楚國,如反手爾,仁義功名善于后世。故士不揣長,不揳大,不權輕重,亦將志乎爾。長短、小大、美惡形相,豈論也哉?且徐偃王之狀,目可瞻焉;仲尼之狀,面如蒙倛;周公之狀,身如斷菑;皋陶之狀,色如削瓜;閎夭之狀,面無見膚;傅說之狀,身如植鰭;伊尹之狀,面無須麋;禹跳,湯偏,堯、舜參牟子。從者將論志意、比類文學邪?直將差長短,辨美惡,而相欺傲邪?古者桀、紂長巨姣美,天下之杰也;筋力越勁,百人之敵也。然而身死國亡,為天下大僇,后世言惡則必稽焉。是非容貌之患也,聞見之不眾,論議之卑爾。今世俗之亂君鄉曲之儇子莫不美麗姚冶奇衣婦飾血氣態度擬于女子婦人莫不愿得以為夫處女莫不愿得以為士棄其親家而欲奔之者比肩并起。然而中君羞以為臣,中父羞以為子,中兄羞以為弟,中人羞以為友,俄則束乎有司而戮乎大市,莫不呼天啼哭,苦傷其今而后悔其始。是非容貌之患也,聞見之不眾,論議之卑爾。然則從者將孰可也?(選自《荀子·非相》,有刪改)【注】?、俟貌甲忧洌捍呵飼r鄭國人,曾為孔子和趙襄子看過相。②焉:通“顏”,額。③期思:地名,楚國之邑。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A.今世俗之亂君/鄉曲之儇子/莫不美麗姚冶/奇衣婦飾/血氣態度擬于女子/婦人莫不愿得以為夫/處女莫不愿得以為士/棄其親家而欲奔之者/比肩并起B.今世俗之亂君鄉曲/之儇子/莫不美麗姚冶/奇衣婦飾/血氣態度擬于女子婦人/莫不愿得以為夫/處女莫不愿得以為士/棄其親家而欲奔之者/比肩并起C.12
今世俗之亂君/鄉曲之儇子/莫不美麗姚冶/奇衣婦飾/血氣態度擬于女子婦人/莫不愿得以為夫/處女莫不愿得以為士/棄其親家而欲奔之/者比肩并起D.今世俗之亂君/鄉曲之儇子/莫不美麗姚冶/奇衣婦飾/血氣態度擬于女子/婦人莫不愿得以為夫處/女莫不愿得以為士/棄其親家而欲奔之/者比肩并起A [“世俗之亂君”“鄉曲之儇子”結構相同,中間應斷開,排除B項?!皨D人莫不愿得以為夫”“處女莫不愿得以為士”結構相同,中間應斷開,排除C、D兩項。]2.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相人,指通過觀察人的體貌特征來判斷吉兇禍福。B.妖祥,迷信的人認為異于常態而害人的東西所具有的特征。C.令尹,是楚國在春秋戰國時代的最高官銜,總攬軍政大權于一身。D.文學,指用語言文字形象化地反映客觀現實的藝術,文中指學問。B [B項,“妖祥”指善惡的征兆(吉兆和兇兆)。]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文章開篇提出了自己的觀點,批判、否定了相術,指出這是有學識的人從來不談論的事。B.作者認為,觀察人的相貌不如考察他的思想,考察他的思想不如鑒別他立身處世的方法,身材相貌不是判斷君子小人的標準。C.古代的夏桀、商紂魁梧英俊,卻落得身死國滅的下場,成為天下最可恥的人,這都是容貌造成的禍患。D.文章結尾又以當時犯上作亂的人和鄉里的輕薄少年為例,從反面否定了相術,并以問句結尾,表明了自己的觀點。C [C項,“這都是容貌造成的禍患”錯,文中說的是“是非容貌之患也”。]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8分)(1)古之人無有也,學者不道也。(4分)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長短、小大、美惡形相,豈論也哉?(4分)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但古代的人不做這種事,有學識的人也不談論這種事。(2)高矮、小大、美丑等形體相貌方面,哪能用來評判人呢?5.作者是如何認識相面這一現象的?(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讀文章可知,作者開篇便指出,“相人,古之人無有也,12
學者不道也?!苯酉聛?,作者更是列舉帝堯、帝舜、周文王、周公等實例,證明了相面術的虛妄。[答案] 作者在文中指出,相面是古代所沒有、學者所不齒的方術,它與人的吉兇無關,作者以大量的實例證明了相面術的虛妄?!緟⒖甲g文】觀察人的相貌來推測禍福,古代的人不做這種事,有學識的人也不談論這種事。古時候有個姑布子卿,當今的世上,梁國有個唐舉。他們觀察人的容貌、面色就能知道他的吉兇禍福,世俗之人都稱贊他們的相術。但古代的人不做這種事,有學識的人也不談論這種事。所以觀察人的相貌不如考察他的思想,考察他的思想不如鑒別他立身處世的方法。相貌不如思想重要,思想不如立身處世的方法重要。立身處世的方法正確而思想又順應了它,那么形體相貌即使丑陋而思想和立身處世的方法是好的,不會妨礙他成為君子;形體相貌即使好看而思想與立身處世的方法丑惡,也不會妨礙他成為小人。君子可以說是吉,小人可以說是兇。所以高矮、小大、美丑等形體相貌上的特點,并不是吉兇的標志。古代的人不做這種事,有學識的人也不談論這種事。據說帝堯個子高,帝舜個子矮,周文王個子高,周公個子矮,孔子個子高,子弓個子矮。從前,衛靈公有個臣子叫公孫呂,身高七尺,臉長三尺,額寬三寸,鼻子、眼睛、耳朵都具備,而他的名聲轟動天下。楚國的孫叔敖,是期思這個地方的粗人,頭禿發少,左手長,身高不及車前的橫木,卻使楚國稱霸諸侯。葉公子高,弱小矮瘦,走路時好像還撐不起自己的衣服。但是白公作亂的時候,令尹子西、司馬子期都死在白公手中;葉公子高卻領兵入楚,殺掉白公,安定楚國,就像把手掌翻過來一樣容易,他的仁義功名被后人所贊美。所以對于士人,不是去測量其高矮,不是去比較其壯弱,不是去稱量其輕重,而是要看他的志向如何。高矮、小大、美丑等形體相貌方面,哪能用來評判人呢?再說徐偃王,其眼睛只可以向上看;孔子,臉好像帶上了一個丑惡難看的驅邪面具;周公,身體瘦得好像一棵折斷的枯樹;皋陶,臉色就像削去了皮的瓜那樣呈青綠色;閎夭,臉上的鬢須多得看不見皮膚;傅說,身體好像長了魚鰭一樣;伊尹,臉上沒有胡須眉毛;禹瘸了腿,走路一跳一跳的;湯半身不遂;堯、舜的眼睛里有兩個瞳仁。相信面相的人是考察他們的志向思想、比較他們的學問呢,還是只看他們的高矮、美丑來互相欺騙、互相傲視呢?古時候,夏桀、商紂魁梧英俊,是天下相貌出眾的人物;他們身手敏捷有力,足可對抗上百人。但是他們人死了、國家亡了,成為天下最可恥的人,后世說到壞人,就一定會拿他們做例子。這并不是容貌造成的禍患啊,而是因為他們見識淺陋,思想境界卑下?,F在世上犯上作亂的人,鄉里的輕薄少年,沒有不美麗妖艷的,他們穿著奇裝異服,像婦女那樣打扮自己,神情態度都和女人相似。婦女沒有誰不想得到這樣的人做丈夫,姑娘沒有誰不想得到這樣的人做未婚夫,拋棄了自己的親人、家庭而想私自投奔他們的女人,比肩接踵。但是一般的國君羞于把這種人作為臣子,一般的父親羞于把這種人當作兒子,一般的哥哥羞于把這種人當作弟弟,一般的人羞于把這種人當作朋友。不久,12
這種人就會被官吏綁了去而在大街鬧市中殺頭,沒有誰不呼天喊地號啕大哭,痛心自己今天的下場而后悔自己當初的行為。這并不是容貌造成的禍患啊,而是因為他們見識淺陋,思想境界卑下啊。既然這樣,那么在以相貌論人與以思想論人兩者之間,你們將贊同哪一種意見呢?(二)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0題。(20分)文一高祖置酒洛陽南宮。高祖曰:“列侯諸將無敢隱朕,皆言其情。吾所以有天下者何?項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高起、王陵對曰:“陛下慢而侮人,項羽仁而愛人。然陛下使人攻城掠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與天下同利也。項羽妒賢嫉能,有功者害之,賢者疑之,戰勝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备咦嬖唬骸肮湟?,未知其二。夫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給饋餉,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項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為我擒也?!?節選自《史記·高祖本紀》)文二太史公曰:吾聞之周生曰“舜目蓋重瞳子”,又聞項羽亦重瞳子。羽豈其苗裔邪?何興之暴也!夫秦失其政,陳涉首難,豪杰蜂起,相與并爭,不可勝數。然羽非有尺寸乘勢起隴畝之中三年遂將五諸侯滅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號為“霸王”位雖不終近古以來未嘗有也及羽背關懷楚,放逐義帝而自立,怨王侯叛已,難矣。自矜功伐,奮其私智而不師古,謂霸王之業,欲以力征經營天下,五年卒亡其國,身死東城,尚不覺寤而不自責,過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豈不謬哉!(節選自《史記·項羽本紀》)6.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A.然羽非有尺寸/乘勢起隴畝之中/三年遂將五諸侯/滅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號為“霸王”位/雖不終/近古以來/未嘗有也/B.然羽非有尺寸/乘勢起隴畝之中/三年/遂將五諸侯滅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號為“霸王”/位雖不終/近古以來未嘗有也/C.然羽非有尺寸/乘勢起隴畝之中/三年/遂將五諸侯/滅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號為“霸王”位/雖不終/近古以來未嘗有也/D.然羽非有尺寸/乘勢起隴畝之中/三年遂將五諸侯滅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號為“霸王”/位雖不終/近古以來/未嘗有也/B [“三年”,意思是過了三年。獨立成句,所以在“年”后斷開,據此排除A、D兩項;“位”在這里指項羽的帝位,作“雖不終”的主語,所以在“位”前斷開,據此排除C項。]7.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12
A.列侯,古代爵位的一種。秦漢以二十等爵賞有功者,最高為徹侯,后改稱列侯。B.朕,第一人稱代詞,解釋為“我”。自秦始皇以后,成為皇帝專用的自稱。C.本紀,是古代紀傳體史書中帝王傳記的專用名詞,始于司馬遷的《史記》。D.太史公,是官方史料的專職記錄者,為漢武帝所設,第一任太史公就是司馬遷。D [D項,“第一任太史公就是司馬遷”錯,司馬遷的父親司馬談也曾擔任該職務,所以司馬遷不是第一任太史公。]8.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劉邦在洛陽南宮安置酒席,請列侯將領們對他與項羽功業成敗的原因發表見解。B.漢高祖認為高起、王陵“知其一,未知其二”,指出他們分析問題還不夠全面。C.司馬遷認為項羽作為舜的后代,雖有與舜一樣的雙瞳孔,但可惜為人過于殘暴。D.司馬遷辯證看待項羽,既肯定他滅秦的功業,也指出他的行為過失和性格弱點。C [C項,“司馬遷認為項羽作為舜的后代”錯,依據原文“太史公曰:吾聞之周生曰‘舜目蓋重瞳子’,又聞項羽亦重瞳子。羽豈其苗裔邪?”可知,司馬遷只是懷疑項羽是舜的后代,并不肯定。]9.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8分)(1)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4分)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及羽背關懷楚,放逐義帝而自立,怨王侯叛已,難矣。(4分)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統率百萬大軍,只要打仗一定勝利,只要攻城一定取得,我比不上韓信。(連,統率;必,一定;不如,比不上)(2)等到項羽放棄關中,懷戀故鄉楚地,流放義帝而自立為王,(此時再)抱怨王侯們背叛自己,那就很難了。(及,等到;背,放棄;自立,自立為王)10.根據所選語段,概括項羽失敗的原因。(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由文一劉邦與高起、王陵的對話可知,項羽妒賢嫉能,打了勝仗不給人家授功,奪得了土地不給人家好處,雖有謀士范增卻不信用,可見,妒賢嫉能、剛愎自用是他失敗的原因;由文二可知,項羽自己炫耀自己功勛,彰顯他自己的能力卻不效法古人,自己死在東城,還不覺悟,而將責任歸結于上天,可見,剛愎自用、貪功好利也是他失敗的原因。[答案] 不能知人善用(妒賢嫉能);剛愎自用;貪功好利?!緟⒖甲g文】文一高祖在洛陽南宮擺設酒宴。高祖說:“列侯和各位將領,你們不能瞞我,12
都要說真心話。我之所以能取得天下,是因為什么呢?項羽之所以失去天下,又是因為什么呢?”高起、王陵回答說:“陛下傲慢而且好侮辱別人;項羽仁厚而且愛護別人??墒潜菹屡扇斯ゴ虺浅貖Z取土地,所攻下和降服的地方就分封給人們,跟天下人同享利益。而項羽卻妒賢嫉能,有功的就忌妒人家,有才能的就懷疑人家,打了勝仗不給人家授功,奪得了土地不給人家好處,這就是他失去天下的原因?!备咦嬲f:“你們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如果說運籌帷幄之中,決勝于千里之外,我比不上張子房;鎮守國家,安撫百姓,供給糧餉,保證運糧道路不被阻斷,我比不上蕭何;統率百萬大軍,只要打仗一定勝利,只要攻城一定取得,我比不上韓信。這三個人都是人中的俊杰,我卻能夠使用他們,這就是我能夠取得天下的原因所在。項羽雖然有一位范增卻不信用,這就是他被我擒獲的原因?!蔽亩饭?司馬遷)說:我聽周先生說:“舜的眼睛好像是雙瞳孔?!庇致犝f項羽也是雙瞳孔。項羽難道是苗族(舜)的后裔嗎?(要不)怎么興起得這么快呢!秦王朝政治失策,陳勝首先發難,(之后各路)豪杰蜂擁起義,一起爭奪(天下),不可勝數。而項羽沒有一尺一寸土地,乘著這形勢(也)在田野中(鄉間)起義,三年后,就率領五路諸侯消滅了秦王朝,把天下分封給各路王侯,(所有)政令(都)從項羽那發出,(他)號稱為“霸王”。(他的帝)位雖然沒有最終的結論,(他也是)近古以來未曾有過的(人物)啊。等到項羽放棄關中,懷戀故鄉楚地,流放義帝而自立為王,(此時再)抱怨王侯們背叛自己,那就很難了。(他)自己炫耀自己功勛,彰顯他自己的能力卻不效法古人,稱其為霸王的偉業,想用武力征伐管理天下,五年(內)最終亡了他的國家,自己死在東城,還不覺悟,也不自責,(這都是)過錯啊。竟然說“天亡我(啊),不是(我)用兵的罪過啊”,這豈不是謬誤??!(三)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11~12題。(6分)梅 花張道洽行盡荒林一徑苔,竹梢深處數枝開。絕知南雪羞相并,欲嫁東風恥自媒。無主野橋隨月管,有根寒谷也春回。醉余不睡庭前地,只恐忽吹花落來。11.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首聯渲染環境,以梅花前后左右之物烘托出梅花的清高之格、疏野之性。B.向陽之雪易于融化而梅花不易凋落,由此詩人認為梅花羞于與向陽之雪為伍。C.梅花不是不愿委身于東風,只是它以自我炫耀、自薦為恥,希望有人引薦。D.詩人醉酒之后不敢睡到庭前梅樹近旁,是怕污損隨著陣風飄落的梅花花瓣。C [C項,梅花“不是不愿委身于東風”“希望有人引薦”錯?!坝迻|風恥自媒”的意思是梅花有羞恥之心,不愿像桃杏那樣自炫自媒,委身于東風。]12
12.詩的頸聯有何含意?從中可以看出詩人怎樣的態度?(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有的梅樹長在野橋旁,只有明月做它的主人;有的梅樹長在寒谷中,只要有根在,到了春天依然會抽枝吐蕊。上句謂梅花遠離塵囂,自由自在;下句嘆梅花執著之性,百折不回。(2)表達了詩人對梅花境界之高潔、意志之堅貞與生命力之旺盛的品性的由衷贊美。(四)(2021·新高考全國卷Ⅰ)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13~14題。(6分)寄江州白司馬①楊巨源江州司馬平安否?惠遠東林住得無②?湓浦曾聞似衣帶,廬峰見說勝香爐。題詩歲晏離鴻斷,望闕天遙病鶴孤。莫謾拘牽雨花社③,青云依舊是前途?!咀ⅰ俊、俳莅姿抉R:即白居易。②惠遠:東晉高僧,居廬山東林寺。③莫謾:不要。雨花社:指佛教講經的集會。13.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根據內容分析,這首詩的寫作時間應該與白居易的《琵琶行》比較接近。B.第三句使用“一衣帶水”的典故,表現出朋友之間“天涯若比鄰”之意。C.第六句中的“病鶴”指的是白居易,他懷戀長安,時常遙望京城的宮闕。D.詩人最后開解朋友,目前雖然身處貶謫之中,但未來的前途依然很遠大。B [本題考查理解詩歌內容,鑒賞詩歌藝術特色的能力。B項,“表現出朋友之間‘天涯若比鄰’之意”錯誤?!耙灰聨钡囊馑际窍褚粭l衣帶那樣窄的水面,形容一水之隔,往來方便?!颁云衷勊埔聨А奔础拔以犝f湓水縈繞似衣帶”,表現的是湓水的蜿蜒之美,并非表現朋友之間的情誼。]14.前人論此詩,認為第二句已包含委婉勸告的意思,對這一觀點應怎樣理解?請簡要分析。(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佟皠裾]”是這首詩的主旨,詩人在尾聯點明該主旨,勸說白居易不要沉迷于宗教,消磨了志氣,對人生充滿信心;②詩歌的第二句在問候中提到僧人和寺廟,為結尾正式的勸誡做了鋪墊。(五)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15~16題。(6分)12
元兵俘至合沙,詩寄仲子陳文龍[注]斗壘孤危勢不支,書生守志定難移。自經溝瀆非吾事,臣死封疆是此時。須信累囚堪釁鼓,未聞烈士豎降旗。一門百指淪胥盡,唯有丹衷天地知?!咀ⅰ俊£愇凝垼耗纤蜗檀灸觊g狀元,元兵攻占福州時被俘,絕食而死。15.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這首詩寫得慷慨悲壯,從多方面體現出作者臨危不懼、忠義愛國的精神品格。B.本詩頷聯寫了作者愿珍惜生命,但要死得其所,深信這樣終會得到朝廷的表彰。C.雖家族多人已相繼死難,作者仍對尚存的第二個兒子表達了自己的不屈之志。D.詩中“移”“時”“旗”“知”押韻,朗朗上口,也增添了作品的抒情色彩。B [B項,“深信這樣終會得到朝廷的表彰”錯?!俺妓婪饨谴藭r”的意思是作為臣子,在國家危難之時應該死在邊疆,表達了作者為國而死的決心。]16.本詩頸聯是怎樣凸顯作者臨難不茍的氣節的?請結合詩句簡要分析。(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龠@一聯的含意是:寧肯被敵人殺掉釁鼓,也不會屈服;②上下句形成了轉折關系,有力地表明了作者為國捐軀的決心;③“須信”“未聞”兩個詞語不僅起到關聯的作用,且對仗工穩,音節鏗鏘,強化了作者凜然殉國的豪情。二、名篇名句默寫(4分)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4分)(1)《燭之武退秦師》中說出了晉國秦國聯合圍攻鄭國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燭之武勸說秦伯,貌似謙恭,卻極有分量,以一個假設句否定了秦出兵的合理性,也由此掌握了談話的主動權,以退為進,柔中有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孔子認為“禮”在國家治理中尤為重要,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中,他哂笑子路是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鴻門宴》中寫項莊舞劍,真實意圖另有所指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以其無禮于晉 且貳于楚也(2)若亡鄭而有益于君 敢以煩執事(3)為國以禮 其言不讓12
(4)今者項莊拔劍舞 其意常在沛公也三、語言文字運用(18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題。江南河港交流,且又地濱大海,湖沼特多,故空氣里時含水分;到得冬天,不時也會下著微雨,而這微雨寒村里的冬霖景象,又是一種說不出的悠閑境界。你試想想,秋收過后,河流邊三五人家會聚在一個小村子里,門對長橋,窗臨遠阜,這中間又多是樹枝槎椏的雜木樹林;在這一幅冬日農村的圖上,再灑上一層細得同粉也似的白雨,加上一層淡得幾不成墨的背景,你說還夠不夠悠閑?若再要點些景致進去,則門前可以泊一只烏篷小船,茅屋里可以添幾個喧嘩的酒客;天垂暮了,還可以加一味紅黃,在茅屋窗中畫上一圈暗示著燈光的月暈。人到了這一個境界,自然會胸襟灑脫起來,終至于得失俱亡,死生不問了。我們總該還記得唐朝那位詩人做的“暮雨瀟瀟江上村”的一首絕句罷?詩人到此,連對綠林豪客都客氣起來了,這不是江南冬景的迷人又是什么?一提到雨,也就必然的要想到雪?!阿佟弊匀皇墙先漳旱难┚??!阿凇?,則雪月梅的冬宵三友,會合在一道,在調戲酒姑娘了?!阿邸?,是江南雪夜,更深人靜后的景況?!阿堋?,又到了第二天的早晨,和狗一樣喜歡弄雪的村童來報告村景了。詩人的詩句,也許不盡是江南所寫,而做這幾句詩的詩人,也許不盡是江南人,但這幾句詩來描寫江南的雪景,豈不直截了當,比我這一枝愚劣的筆所寫的散文更美麗得多?18.下列各項中,和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使用的修辭手法相同的一項是(3分)( )A.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B.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C.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D.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B [“在這一幅冬日農村的圖上,再灑上一層細得同粉也似的白雨……”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將“細的白雨”比作“粉”。A項,擬人;B項,比喻;C項,擬人;D項,借代。]19.給文中畫橫線的部分填上恰當的詩句,符合原文意境的的一項是(3分)( )A.①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②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③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④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開B.①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②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③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④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開12
C.①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②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③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④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開D.①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開②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③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④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B [①處后的“自然是江南日暮的雪景”點明了所寫的對象與時間:江南雪景;晚上。能體現這幾個因素的詩句為: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②處后的“則雪月梅的冬宵三友,會合在一道,在調戲酒姑娘了”則點明了雪月梅與酒姑娘。包含這些內容的無疑是“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一句。③句后的具體語境是“是江南雪夜,更深人靜后的景況”。而“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詩人風雪夜歸,犬吠以動寫靜,又顯示了夜深。故應填此句。④處后的“又到了第二天的早晨,和狗一樣喜歡弄雪的村童來報告村景了”交代了“第二天早上”這個時間點,所以與之相符的為“昨夜一枝開”,故應填“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開”。]20.文中畫橫線的語句有語病,請修改。(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江南所寫”前面沒有介詞,加“在”;“但這幾句詩來”成分殘缺,“但”后面加“借”。[答案] 詩人的詩句,也許不盡是在江南所寫,而做這幾句詩的詩人,也許不盡是江南人,但借這幾句詩來描寫江南的雪景,豈不直截了當,比我這一枝愚劣的筆所寫的散文更美麗得多?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題。研究發現,人們所受壓力會增加血液中糖皮質激素的含量,而糖皮質激素可將前體細胞變為脂肪細胞,所以①。但人們過去不清楚,為什么白天壓力大不一定會變胖,而上夜班之類的壓力則常與肥胖相聯系。最近一項研究揭開了謎底:健康人的糖皮質激素水平在24小時內呈節律性漲落,早8點最高,凌晨3點最低。如果打破節律,在糖皮質激素水平②,糖皮質激素的增加就會導致更多前體細胞變為脂肪細胞。如果順應節律,在糖皮質激素水平本來就是峰值時,即使增加很多糖皮質激素,也不易引起脂肪細胞增加??梢?,③非常重要,夜間長期經歷持續性壓力體重會明顯增加。21.在文中橫線處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0個字。(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第一處,分析句子,前后是因果關系,關鍵詞是壓力大——糖皮質激素增多——脂肪細胞增多,很容易得出答案。第二處,打破節律,就是夜晚加班,夜晚糖皮質激素水平相對低,加班壓力增大,會變高,結合后面句子,可知答案為糖皮質激素水平低時。第三處,找關鍵詞。前面提到“打破節律”“順應節律”及對應的結果,人們基本都不想變胖,所以就要保持有節律的生活。[答案]?、賶毫Υ蟮娜烁菀鬃兣帧、诒緛響撌堑凸葧r?、蹓毫Ξa生的時間(規律的作息時間)22.請分別用一個否定句概括上文各段的主要意思。每句不超過25個字。(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第一段是一個轉折復句,重點在后面,所以概括為“人們不知道……”;第二段主要介紹糖皮質激素和節律性以及順應節律性和肥胖的關系,文段從兩個方面解說,答題時選一個方面即可;最后一段主要清楚強調壓力產生的時間的重要性,提示人們規律作息,答題時注意題干“否定句”和字數的要求。[答案]?、偃藗儾磺宄毫Ξa生的時間和肥胖的關系;②順應糖皮質激素水平節律性不易引起脂肪細胞增加;③不要不規律作息。四、寫作(40分)2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自己的感悟和聯想,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40分)中國的歷史十分悠久,中國的文化博大精深。書法、印章、京劇、武術、茶道、樂器、國畫、對聯,詩詞歌賦、諸子百家、傳統節日、民間習俗,服飾文化、美食文化……這些文化需要我們傳承和發揚。以上材料觸發了你怎樣的聯想和思考?請你寫一篇文章,表明你的觀點,闡述你的看法。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緦懽髦笇А俊∵@是一則有明確任務指向的材料作文。從材料來看,關鍵詞是中國傳統文化,話題是怎么對待中國傳統文化,觀點是中國傳統文化需要傳承和發揚。那么,作文立意就應該尊重材料的指向和意圖。審視題目,我們可以做出這樣的判斷,文章要回答為什么要傳承和發揚中國傳統文化,或者怎樣傳承和發揚中國傳統文化的問題??梢詮恼w的角度來談中國傳統文化,也可以就其中的一個方面挖掘或展開。由此,我們可從如下角度立意:①傳統文化魅力無窮;②讓傳統文化綻放新的光彩;③搶救傳統藝術勢在必行;④傳承和發揚不是復古;⑤傳統文化是民族的自信和自立之本;⑥傳承是必須的,發揚更重要?!痉段氖纠?2
傳中華文化,承傳統血脈中國,這個有五千多年歷史文化的大國,正一步步蘇醒。在物質戰車碾壓一切的今天,文化軟實力成為決定綜合國力的關鍵因素。真正讓文化原野郁郁蔥蔥,讓傳統河流碧波蕩漾,是我們這一代人的使命。當下的年輕人面對傳統文化,頗有些“霧里看花”之感。一方面,在全球化浪潮以及多元化文化的挑戰和沖擊之下,有一些人對經典藝術、民間曲藝心存疑慮。另一方面,不少民間藝術后繼乏人,一些優秀文化形式正在不斷流失。面對這一現狀,我們需要保持強大的傳統文化自信: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越是有地方特色的,越是能代表中國的。當下,傳承與發揚中國傳統文化刻不容緩。隨著物質文明的日益豐富,人們自然會開始尋求精神的富足,優秀傳統文化的豐厚典藏為我們心靈的馳騁提供了廣闊的牧場。書法、印章、京劇、武術、詩詞歌賦、文牘書信……十幾億中國人有著共同的文化追求、文化傳承,兩會代表委員熱議文化中國,不正體現了這種傳承嗎?傳承不是復制,是給傳統形式注入現代意義,對其進行改造和創新,賦予其新的時代內涵。從《中國漢字聽寫大會》到《中國詩詞大會》,從《見字如面》到《朗讀者》,一個個有時代創意又有傳統底蘊的文化類節目如同一股股文化清流,引起了無數觀眾對“詩和遠方”的美好遐想,觸動了人們心中深藏的中華傳統文化情結。這些具有中國文化色彩的綜藝節目走紅并非偶然。在新時代的今天,傳統與現代的結合讓文化迸發出無限的生命與活力。漳州大鼓涼傘和昆曲、古琴藝術一樣,都屬于非物質文化遺產。如何讓漳州大鼓涼傘這種傳統民間曲藝“活”起來,煥發生機,許多民間藝人和學校接軌的做法給出了漂亮的回答。青春版《紅樓夢》、歌曲版《牡丹亭》、歌曲版《琵琶行》都是有力的佐證。這些結合不僅使傳統文化得以薪火相傳,也讓現代生活散發清香。這香氣使得地方文化被人民認同,這香氣使得文化濡染著人們的生活,滌蕩著人們的心靈。點燃文化的燈,照亮千萬人回家的路。傳統文化扎根于人們靈魂深處,飽含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的中華文化定能演繹出中華民族的獨特魅力,演繹出光照四方的文化新篇章?!久麕燑c評】 文章觀點明確,思路清晰,緊扣材料意蘊,散發出濃郁的文化氣息。從立意的角度來說,文章題目就顯示了立意的方向,并且第一段中的“真正讓文化原野郁郁蔥蔥,讓傳統河流碧波蕩漾,是我們這一代人的使命”,形象生動地亮明了觀點。然后,文章條理清晰地就怎樣傳承中華傳統文化的問題展開論證,有理有據,說服力強。文章語言成熟老練,生動流暢。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