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掃碼訪問

2021-2022新教材高中語文期中素質升級檢測(附解析部編版必修上冊)

2021-12-211 9.99元 16頁 1013.50 KB
立即下載 侵權申訴 舉報
版權聲明
溫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數學公式或PPT動畫的文件,查看預覽時可能會顯示錯亂或異常,文件下載后無此問題,請放心下載。
2. 本文檔由用戶上傳,版權歸屬用戶,qqbaobao負責整理代發布。如果您對本文檔版權有爭議請及時聯系客服。
3. 下載前請仔細閱讀文檔內容,確認文檔內容符合您的需求后進行下載,若出現內容與標題不符可向本站投訴處理。
4. 下載文檔時可能由于網絡波動等原因無法下載或下載錯誤,付費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載的用戶請聯系客服處理。
網站微信客服:wwwQQBAOBAO
展開
期中素質升級檢測(本試卷滿分150分,測試時間150分鐘)一、現代文閱讀(35分)(一)現代文閱讀Ⅰ(本題共5小題,19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5題。材料一:從《詩經》《楚辭》、樂府、唐詩、宋詞、元曲,一直到現代白話新詩,中國的詩歌語言伴隨著時代發展不斷嬗變演化、發展創新,形成千姿百態的不同脈絡和流派。其間,語言之體與文化之用,內外交相影響,互為兩翼。就詩歌的文化之用而言,作為文學之一體,詩歌本身就是文化之一端,不但要受到哲學、繪畫、音樂、風俗等相鄰文化因素的制約和影響,同時也是時代文化的一種反映和體現。詩學與書論、畫論、樂論等不僅有許多相通的地方,而且常常需要互相參照才能有新的開拓。詩歌的發展,既受到文化廣泛而深刻的影響,同時也如鏡子一樣,反映著不同時代文化的光輝。一代有一代之文化,一代文化哺育一代詩歌。中國詩歌的發展,既源自內在語言形式的演化,也受制于不同時代政治生活、經濟基礎等硬背景的變化,而以文化心理為代表的軟實力,正是其間起到重要作用的橋梁。中國詩歌與中國文化,其間的反映、影響關系,有如水灑在地上,浸濕附近的土壤是水的本性,但被浸濕的程度則需要視土壤情況而定;又如發光體與反射體,在合適的時候,還會相互映襯。文化影響詩歌、詩歌反映文化的程度,有的較快,有的較慢;有的直接,有的間接;有的隱晦,有的顯露;有的變形,有的變質;有時是單一的,有時是多元的;有的是支配,有的是滲透;有的斷章取義,痕跡俱在,有的羚羊掛角,無跡可求;有的文化內容可以直接入詩,有的則需要通過作家的中介、過濾;有的是影響,有的則只是暗合;有的是交叉,有的只是平行;有的具有事實聯系,有的只具有精神心智上的共通。因此其間未易輕斷因果,只宜擺明條件。作為中國傳統文化最具典型性的文人代表,蘇軾通過2700余首包贍豐富、變化萬狀的詩作,展現出一幅北宋文化絢麗多彩的“清明上河圖”。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北宋文化精神中最為突出的兩個方面——議論精神和淡雅精神,對蘇軾詩歌產生直接深刻的影響,而蘇詩的議論化和崇雅尚淡傾向,也反過來代表了北宋文化的這兩種精神。16 在北宋文化議論精神的影響下,蘇軾詩歌反映出尚理的主動趨向,適時而深刻。蘇詩中的議論俯拾即是,或全詩純乎議論;或前面抒情敘事,詠物寫景,篇末發表議論;或議論與抒情敘事、詠物寫景交替穿插;或幾種寫作手法水乳交融,不分彼此。方法的多種多樣和變化萬狀使蘇詩中的議論視野開闊,容量宏大,雄深博辯,氣象萬千。其議論的題材大到宇宙時空,小到鳥獸蟲魚,廣到社會人生,狹到碑刻古玩,雅到詩書畫藝,俗到接物處世,近到花草木石,遠到海外仙國,天生健筆一枝,爽如哀梨,快如并剪,有必達之隱,無難顯之情?!捌浣^人處,在于議論英爽,筆鋒精銳,舉重若輕,讀之似不甚用力,而力已透十分?!?趙翼《甌北詩話》)蘇詩以后,議論成為宋代詩歌新的審美風尚。在北宋文化淡雅精神的感召下,蘇軾詩歌奏出崇雅趨淡的樂章,典型而突出。蘇詩追求淡雅脫離了純功利性目的,提高到審美層次,妥善處理了雅與俗、絢爛與平淡、人工美與自然美之間的關系,體現出樸素卻圓熟的辯證法精神。其詩歌語言,或避俗趨雅,或以俗為雅、化俗為雅。比如,《除夜大雪,留濰州,元日早晴,遂行,中途雪復作》“助爾歌飯甕”,“飯甕”乃山東民間俗語和歌謠語?!栋l廣州》“三杯軟飽后,一枕黑甜余”,蘇軾自注:“浙人謂飲酒為軟飽”“俗謂睡為黑甜”。這些各地的俗詞俚語,被創造性地融入蘇軾詩中,顯出一種雅人深致。蘇詩還擅長用典故來題詠俚俗之物,化俗為雅。如《豆粥》“沙瓶煮豆軟如酥”不免俚俗,但運以劉秀、石祟二人與豆粥相關的典故,詩的典雅氣息油然而至。以語言為體、文化為用的中國詩歌,盡管已有三千年的發展歷史,但至今尚未止步,其生命仍在不斷變化生長,繼續“昭燭三才,輝麗萬有”。(摘編自陳才智《漢語是富有詩意的語言》)材料二:在詩歌中,句法層面的創新現象也層出不窮,詩歌為很多句法現象的產生提供了絕佳的語言環境。如緊縮句是漢語的一大特色,指分句間經過語音緊湊和詞語縮減,而形成沒有語音停頓的特殊復句,如“天一黑就下班回家”是由“只要天一黑,就下班回家”這個一般復句緊縮而成的。詩歌對緊縮句的發展起到了推動作用。蔣紹愚在《唐詩語言》中說,在散文中由兩個分句構成一個復句,往往用一些關聯詞語來表示分句間的關系,而在唐詩,特別是近體詩中,這些關聯詞一般省略不用而造成緊縮句的大量出現。例如,近體詩“盡日問花花不語,為誰零落為誰開”(嚴惲《落花》)中的“問花花不語”,就是由“我問花,但是花卻不語”省略關鍵詞和停頓而形成的緊縮句。緊縮句式在現代漢語中也可見到,如一則體育新聞標題“贏球不可怕!缺誰誰尷尬”,其中的“缺誰誰尷尬”就是受詩歌韻律的影響而省略了關聯詞“無論……都”。詩歌不僅給人們帶來藝術的享受,還在語言層面給漢語的創新和發展注入了新的動力和源泉。詩歌猶如一座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語言寶藏,值得我們不斷開墾和深挖。(摘編自張力《詩歌,語言創新發展的重要源泉》)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3分)( A )A.從春秋戰國時期到漢朝、唐朝、宋朝、元朝等,再到現代,中國詩歌的語言不是固定不變的。B.文化影響詩歌、詩歌反映文化的程度有多種多樣的情況,引起這多種多樣的情況并不是社會原因。16 C.俗詞俚語,只要寫進了詩歌中,就不再是不能登大雅之堂的俗詞俚語了,而具有雅語色彩了。D.與哲學、風俗等其他文化相比,詩歌在語言層面給漢語的創新和發展注入的動力和源泉是最豐富的?!窘馕觥俊項,“引起這多種多樣的情況并不是社會原因”理解錯誤,原文說“其間未易輕斷因果”,即不能輕易判斷它們之間的因果關系。C項,“只要……就……”絕對化?!爸灰獙戇M了詩歌中”,不一定具有雅語色彩,如原文所舉的“沙瓶煮豆軟如酥”之例,如果不運以劉秀、石祟二人與豆粥相關的典故,就不免俚俗。D項,“詩歌在語言層面給漢語的創新和發展注入的動力和源泉是最豐富的”于文無據。原文表達是“詩歌不僅給人們帶來藝術的享受,還在語言層面給漢語的創新和發展注入了新的動力和源泉”,沒有體現“最豐富”的意思。2.根據材料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C )A.盛唐產生了大量邊塞詩,這與唐帝國文治武功極盛的國勢有關,與盛唐昂揚向上的時代精神有關。B.沒有紅軍長征就難有“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這樣豪邁的詩句,它是紅軍精神的表現。C.如要創作歌頌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感人事跡的詩歌,一定會運用“抗擊”“新冠肺炎”這樣反映時代的詞語。D.詩歌是語言創新的重要源泉,如漢語中的緊縮句,是一種句法創新,緊縮句在唐詩,特別是近體詩中大量出現?!窘馕觥俊 耙欢〞\用‘抗擊’‘新冠肺炎’這樣反映時代的詞語”說法不正確,因為文化影響詩歌、詩歌反映文化“有的羚羊掛角,無跡可求;有的文化內容可以直接入詩,有的則需要通過作家的中介、過濾”。3.根據材料二的內容,下列各項中不屬于緊縮句的一項是(3分)( B )A.天一晴就走       B.幸福就在身邊C.抽刀斷水水更流D.感時花濺淚【解析】 緊縮句“指分句間經過語音緊湊和詞語縮減,而形成沒有語音停頓的特殊復句”。A項,由“只要天一晴,就走”這個一般復句緊縮而成;C項,由“抽刀斷水,但水更流”緊縮而成;D項,由“因為感時,所以花濺淚了”緊縮而成。4.請結合材料一的內容,解釋中國詩歌“語言之體”與“文化之用”的意思。(4分)答:__所謂“語言之體”,是指中國的詩歌語言伴隨著時代發展不斷嬗變演化、發展創新,形成千姿百態的不同脈絡和流派。_“文化之用”是指中國詩歌不但要受到哲學繪畫、音樂、風俗等相鄰文化因素的制約和影響,同時反映著不同時代文化的光輝。__【解析】 16 答案區域在第一、二、三段。從第一段中篩選出有關“語言之體”的關鍵信息,從第二、三段中篩選出有關“文化之用”的關鍵信息,進行整合?!罢Z言之體”:第一段有“中國的詩歌語言伴隨著時代發展不斷嬗變演化、發展創新,形成千姿百態的不同脈絡和流派”,由此得出答案是指中國的詩歌語言伴隨著時代發展不斷嬗變演化、發展創新,形成千姿百態的不同脈絡和流派?!拔幕谩保旱诙斡小熬驮姼璧奈幕枚?,作為文學之一體,詩歌本身就是文化之一端,不但要受到哲學、繪畫、音樂、風俗等相鄰文化因素的制約和影響,同時也是時代文化的一種反映和體現”,第三段有“詩歌的發展,既受到文化廣泛而深刻的影響,同時也如鏡子一樣,反映著不同時代文化的光輝”,由此得出答案是指中國詩歌不但要受到哲學繪畫、音樂、風俗等相鄰文化因素的制約和影響,同時反映著不同時代文化的光輝。5.請簡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脈絡。(6分)答:__首先提出中心論點:語言之體與文化之用,“內外交相影響,互為兩翼”。接著從道理層面對中心論點進行闡釋,然后舉蘇軾的詩作為例論證中心論點。最后總結全文,呼應第一段,突出中心論點。__【解析】 第一段為一層,關鍵句是“語言之體與文化之用,內外交相影響,互為兩翼”,這是中心論點;第二段至第七段為第二層。第二層又可以分為兩個層面,第二至四段為一層,第五至七段為一層。第一個層面關鍵句是第二段開頭句“就詩歌的文化之用而言……”,這是說明“文化之用”;第三段開頭句“詩歌的發展,既受到文化廣泛而深刻的影響,同時也如鏡子一樣,反映著不同時代文化的光輝”,這是說明詩歌和文化互相“映襯”;第四段關鍵句是“中國詩歌與中國文化,其間的反映、影響關系,有如……”,這是進一步說明詩歌和文化的關系。以上是從理論層面論證中心論點。第二個層面第五段關鍵句是“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北宋文化精神中最為突出的兩個方面——議論精神和淡雅精神,對蘇軾詩歌產生直接深刻的影響,而蘇詩的議論化和崇雅尚淡傾向,也反過來代表了北宋文化的這兩種精神”,這是通過蘇軾的例子來具體闡明詩歌和文化的關系;第六段關鍵句是“在北宋文化議論精神的影響下,蘇軾詩歌反映出尚理的主動趨向,適時而深刻”,第七段關鍵句是“在北宋文化淡雅精神的感召下,蘇軾詩歌奏出崇雅趨淡的樂章,典型而突出”。以上是舉蘇軾的詩作為例論證中心論點。第八段為第三層。關鍵句是“但至今尚未止步,其生命仍在不斷變化生長,繼續‘昭燭三才,輝麗萬有’”,最后總結全文,呼應第一段,突出中心論點。(二)現代文閱讀Ⅱ(本題共4小題,16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6~9題。六月的話題鐵凝5月2日,省報在頭版右下角,刊出一封讀者來信。信中揭發S市文化局四位局長借現代戲調演之機,大搞不正之風。來信者署名:S市文化局莫雨。當S市文化局傳達室的達師傅把這天的報紙分送到各個辦公室后,局內不免出現了一陣不大不小的騷動。16 S市文化局沒人名叫莫雨。這一點達師傅比誰都清楚??蛇@位寫信人莫雨,對當時的一切卻了如指掌。哪位局長攜同夫人在賓館住了多少天,哪位局長驅車游山玩水,甚至哪位局長少交了幾頓飯費他都一清二楚。很快,省里派來了調查組,局長們在“鐵的事實”面前,不僅做了檢查,還掏出自己腰包補缺。事情了結后,局里表面上安靜了下來??捎址置鞲械揭环N壓抑著的激動,都在互相打聽:誰是莫雨?莫雨是誰?莫雨自然是化名,這一點達師傅也不比別人傻。解放前他在城里做過地下黨的交通員,比一般人更懂得化名在非常時期的重要意義。6月2日,達師傅收到一張報社寄給莫雨的稿費匯款單。按慣例,達師傅接到匯款單后,應在小黑板上寫明:“某某取匯款”,然后將匯款單貼著玻璃靠在傳達室窗臺上。這次,他迅速塞進了抽屜。鎖子咔嗒一響,達師傅留心了一下四周,傳達室只有他一人。晚上,達師傅躺在床上翻身。翻一次身,眼前出現了一個莫雨,那是司機大劉。那次調演,從頭至尾他都是局長們的司機。達師傅又翻一次身,眼前又出現一個莫雨,這次是財務科長杜彥榮,賬面上的事她最清楚。調演,什么開支不下賬?達師傅不斷翻著身,眼前不斷出現著莫雨。他愿意憑自己這雙老眼,不動聲色地認出莫雨,又不動聲色地把匯款單悄悄塞給他(或她)。就像當年搞地下工作那樣,他的任務是傳遞,臨走連個眼神都不須留下。第二天一上班,達師傅心中的莫雨一個也沒出現,主管文物的副局長史正斌卻破例來到傳達室。他漫不經心地掃了一眼靠在窗臺上的信件說:“今天的信好像比昨天來得早呵?!薄澳鞘亲蛱斓?。今天的還沒到,得九點鐘?!笔犯本珠L走了,達師傅覺得他出門時分明又掃了一眼那只帶鎖的抽屜。難道他發現了什么?發現了達師傅把通常都靠在窗臺上的東西鎖進了抽屜?如果那樣,在史副局長眼里,達師傅豈不成了莫雨?達師傅不是莫雨,也從來沒有充當莫雨式人物的打算。如果領導真盯住你的抽屜,那就是對你的懷疑,七懷疑八懷疑,就可能把自己的飯碗葬送。想到這些,達師傅還是從腰里拽出了開抽屜的鑰匙。九點鐘,傳達室門口掛出了人們熟悉的那塊小黑板。在幾個領掛號、匯款的人名中,也排列著莫雨。五十九天過去了,小黑板上的名字更換了五十九遍,只有莫雨的名字凝結在那里。傳達室本是人們過路留步的小天地,但在這五十九天里,傳達室突然變得冷清起來。常找達師傅“殺”兩盤的研究室主任不來了。那個頭發剪得短短的、最愛跑傳達室的打字員孔令蘭也有意無意地躲著達師傅。16 日月如梭,明天,是匯款單抵達文化局兩個月整。匯款單上寫得明白,兩個月不取匯款,郵局就要退回寄款人。一想起明天,達師傅忽然一陣焦躁不安。他關掉半導體,長久地注視著窗臺上那張小紙片。他抱歉地瞧著它,懊悔兩個月來自己對它的疏遠、畏懼和冷落?!诙煸绯堪它c鐘,當人們陸續走進文化局大門時,幾乎同時發現傳達室的玻璃窗忽然變得敞亮起來。那張焦黃的小紙片不翼而飛了。一方薄紙的消失,使大家不約而同地松了一口氣,現在人們最關心的一件事是問清誰認領了匯款單。達師傅出現了,他蹬著一輛平板三輪進了大門,車上裝的是一車擦地板用的墩布。他把車停在傳達室門口,看看眾人,立刻明白了大伙圍在這里的意圖。他跨下車座,不慌不忙地掏出一塊灰不溜秋的小毛巾擦著汗,只等人們發問了?!斑_師傅,匯款單有人取走了?”還是史副局長先開口,他一字一板地問道?!安诲e,領走了?!薄澳?,莫雨……”“莫雨就是我,我就是莫雨?!边_師傅說完,靠在身后毛茸茸的墩布上。人群一陣騷動,各種眼光紛紛落在達師傅身上。史正斌也久久盯住達師傅,但誰也沒有覺察到他眼光的異常。當人們散盡后,史副局長才又悄悄問達師傅:“那……信是你寫的?”“你怎么還不信,看我文化淺是不是?不客氣說,當年教我文化的那個排長,現今在中央當部長?!薄笆悄銓懙?,可那信的筆體……”“你見過?寫給報社的信,莫非也會落到你手里?那可真成了大怪事兒?!边_師傅從車上抽出一把墩布塞進史副局長手里。史正斌沒再說話,接過新墩布,向辦公樓走去。本來,這些天他最忌諱人們說筆體。10月,幾位老局長離職另作安排,史正斌被任命為S市文化局正局長。上任以來,他總想再找達師傅深談一次,但總是被一件更重要的事情所耽誤。他找他談話,是想就勢向他說明,寫信人不是達師傅,是……是誰?他又覺得已經失去了在全局披露那次事件真相的必要,他現在是局長。勇士身上常常存在著懦夫的弱點。史正斌不相信這個不能稱為邏輯的邏輯,可每天路過傳達室的窗口時,他心中還是常常泛起這個不倫不類的邏輯。(有刪改)6.下列對本文相關內容的理解,正確的一項是(3分)( B )A.局里壓抑著的激動的氛圍,表明人們對莫雨真實身份的好奇,大家紛紛想要當面表達對莫雨舉報行為的贊賞與崇敬。B.史正斌破例出現在傳達室,是因為他按照寄信時間推算到匯款單到達的日期,當達師傅說沒有時,他還疑惑地看了看抽屜。16 C.研究室主任和打字員孔令蘭不太愿意去傳達室,是因為他們多少猜測出達師傅就是莫雨,減少與達師傅的接觸,避免日后惹麻煩。D.史正斌作為副局長,卻暗地搜集其他四位局長的罪狀,并化名揭露,最終如愿當上局長。這體現了他工于心計、擅用權術的形象?!窘馕觥俊項,“大家紛紛想要當面表達對莫雨舉報行為的贊賞與崇敬”表述錯誤,文中寫道“事情了結后,局里表面上安靜了下來??捎址置鞲械揭环N壓抑著的激動,都在互相打聽:誰是莫雨?莫雨是誰”,可見大家只是好奇,并沒有“當面表達對莫雨舉報行為的贊賞與崇敬”的意思。C項,“研究室主任和打字員孔令蘭不太愿意去傳達室,是因為他們多少猜測出達師傅就是莫雨”表述錯誤,研究室主任和打字員孔令蘭不太愿意去傳達室,是怕大家誤以為他們之中的一位是莫雨。D項,“這體現了他工于心計、擅用權術的形象”表述錯誤,史正斌暗地搜集其他四位局長的罪狀,并化名揭露體現的是其正義的一面。7.下列對本文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B )A.文章一開頭交代了文化局四位局長被揭發的事件,不僅激發了讀者的閱讀興趣,也為后文收到報社匯款單等情節做鋪墊。B.“匯款單”是全文線索,圍繞“匯款單”對各色人物進行描寫,表現了史正斌的怯懦、達師傅的勇敢、圍觀人群看熱鬧的心理。C.小說以“勇士身上常常存在著懦夫的弱點”一句收尾,既高度提煉了史正斌、達師傅的形象特征,也給人思考的空間,含蓄蘊藉。D.文章語言充滿暗示意味,不論是“他眼光的異?!?,還是“他最忌諱人們說筆體”,這些反常言行暗示史正斌莫雨的身份?!窘馕觥俊 啊畢R款單’是全文線索”錯,線索應是貫穿文章始末的,但文章前五段并未出現“匯款單”,因此,不能說它是全文的線索。8.請簡要分析達師傅對莫雨的態度產生了怎樣的變化。(4分)答:__從拿到匯款單時的偷偷藏匿,體現出達師傅對莫雨的理解和關切;從把匯款單曬出59天,體現出達師傅對莫雨的疏遠、畏懼和冷落;從冒充莫雨的大義凜然,體現出達師傅對莫雨認同與欽佩。__【解析】 由原文“按慣例,達師傅接到匯款單后,應在小黑板上寫明:‘某某取匯款’,然后將匯款單貼著玻璃靠在傳達室窗臺上。這次,他迅速塞進了抽屜……”可看出,此時的達師傅,出于對莫雨的理解和關切而想保護他,不想讓周邊的人發覺此事。由原文“如果領導真盯住你的抽屜,那就是對你的懷疑,七懷疑八懷疑,就可能把自己的飯碗葬送……”可見,此時的達師傅,對莫雨疏遠、畏懼和冷落,怕因自己偷偷藏匿匯款單讓自己的工作不保。由原文“他抱歉地瞧著它,懊悔兩個月來自己對它的疏遠、畏懼和冷落”、“莫雨就是我,我就是莫雨”等內容可以看出,此時的達師傅大義凜然,從內心深處對莫雨表示認同與欽佩,所以他才冒充莫雨。16 9.請閱讀下面關于圓形人物的論述,據此標準,判斷“達師傅”是否為圓形人物,并闡明理由。(6分)檢驗一個人物是否圓形的標準,是看它能否以令人信服的方式讓我們感到意外。如果它從不讓我們感到意外,它就是扁的。假使它讓我們感到了意外卻并不令人信服,它就是扁的想冒充圓的?!狤·M·福斯特《小說面面觀》答:__示例一:是圓形人物,他以令人信服的方式讓我們感到意外。感到意外:①達師傅沒有把匯款單放在窗臺,卻鎖緊了抽屜;②達師傅擔心自己的飯碗,卻又承認自己是“莫雨”。令人信服:①達師傅曾是地下黨的交通員,有著老一輩革命者的光榮品質;②達師傅一開始就對“莫雨”有好感,兩個月來的冷落讓他懊悔,也讓他增添了力量。示例二:不是圓形人物,他讓我們感到意外卻不令人信服。感到意外:①達師傅沒有把匯款單放在窗臺,卻鎖緊了抽屜;②達師傅擔心自己的飯碗,卻又承認自己是“莫雨”。不令人信服:①地下黨交通員的身份不夠真實,和達師傅傳達室收發員的身份反差太大;②達師傅害怕惹麻煩,又感受到眾人對匯款單避之不及,卻大膽認下“莫雨”,沒有征兆。__【解析】 16 若認為達師傅是圓形人物,要根據文章的相關情節加以闡述。由原文“按慣例,達師傅接到匯款單后,應在小黑板上寫明:‘某某取匯款’,然后將匯款單貼著玻璃靠在傳達室窗臺上。這次,他迅速塞進了抽屜……”可看出,此時的達師傅,出于對莫雨的理解和關切而想保護他,不想讓周邊的人發覺此事。之后怕因自己偷偷藏匿匯款單讓自己的工作不保,達師傅把匯款單展示出來,但后來他從內心深處對莫雨表示認同與欽佩,所以冒充莫雨。從拿到匯款單時的偷偷藏匿,到把匯款單曬出59天,再到冒充莫雨的大義凜然,體現出達師傅作為曾經的地下黨交通員,有著老一輩革命者的光榮品質。而兩個月來傳達室的冷落讓他懊悔,也讓他增添了力量??傊?,達師傅以令人信服的方式讓我們感到意外,因此說他是圓形人物。若認為達師傅不是圓形人物,也要根據文章的相關情節加以闡述。由原文“按慣例,達師傅接到匯款單后,應在小黑板上寫明:‘某某取匯款’,然后將匯款單貼著玻璃靠在傳達室窗臺上。這次,他迅速塞進了抽屜……”,又因為對莫雨的疏遠、畏懼和冷落,把匯款單曬出59天,這些做法都不夠磊落,不令人信服。而此時達師傅的身份是傳達室收發員,這個身份與地下黨交通員反差太大,不令人信服。再者,達師傅害怕惹麻煩,如文中寫道“如果領導真盯住你的抽屜,那就是對你的懷疑,七懷疑八懷疑,就可能把自己的飯碗葬送”,又感受到眾人對匯款單避之不及,卻大膽認下“莫雨”,毫無征兆。因此,達師傅沒有以令人信服的方式讓我們感到意外,所以,他不是圓形人物。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題。李沖,字思順,隴西人。顯祖末,為中書學生。高祖初,公車征為秘書中散,典禁中文事,以修整敏惠,漸見寵待。及議禮儀律令,潤飾辭旨,刊定輕重,無不訪決焉。沖竭忠奉上,知無不盡,出入憂勤,形于顏色;雖舊臣戚輔,莫能逮之,無不服其明斷慎密而歸心焉。高祖亦深相仗信,親敬彌甚,君臣之間,情義莫二。東宮既建,拜太子少傅。車駕南伐,加沖輔國大將軍,統眾翼從。自發都至于洛陽,霖雨不霽,仍詔六軍發軫。高祖戎服執鞭御馬而出,群臣啟顙于馬首之前。高祖曰:“長驅之謀,廟算已定,今大將軍進,公等更欲何云?”沖進曰:“今者之舉,天下所不愿,唯陛下欲之。臣有意而無其辭,敢以死請?!备咦娲笈唬骸胺接洜I宇宙,一同區域,而卿等儒生,屢疑大計,斧鉞有常,卿勿復言!”仍策馬出。車駕渡淮,別詔安南大將軍元英、平南將軍劉藻討漢中,召雍涇岐三州兵六千人擬戍南鄭,克城則遣。沖表諫曰:“秦州險厄,地接羌夷,自西師出后,餉援連續,加氐胡叛逆,所在奔命,運糧擐甲,迄茲未已。今復豫差戍卒,懸擬山外,雖加優復,恐猶驚駭,終攻不克,徒動民情,連胡結夷,事或難測。且昔人攻伐,或城降而不??;仁君用師,或撫民而遺地。且王者之舉,情在拯民;夷寇所守,意在惜地。校之二義,德有淺深?;萋曇堰h,何遽于一城哉?且魏境所掩,九州過八,民人所臣,十分而九。所未民者,惟漠北耳。宜待大開疆宇,廣拔城聚,多積資糧,食足支敵,然后置邦樹將,為吞并之舉。今鐘離、壽陽,密邇未拔;諸城、新野,跬步弗降。東道既未可以近力守,西蕃寧可以遠兵固?若果欲置者,臣恐終以資敵也。又今建都土中,地接寇壤,方須大收死士,平蕩江會。輕遣單寡棄令陷沒恐后舉之日眾以留守致懼求其死效未易可獲。推此而論,不戍為上?!备咦鎻闹?。沖機敏有巧思,勤志強力,孜孜無怠,旦理文簿,兼營匠制,幾案盈積,剞劂在手,終不勞厭也。(選自《魏書·李沖傳》,有刪節)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A )A.輕遣單寡/棄令陷沒/恐后舉之日/眾以留守致懼/求其死效/未易可獲B.輕遣單寡棄令/陷沒/恐后舉之日/眾以留守致懼/求其死效/未易可獲C.輕遣單寡/棄令陷沒/恐后舉之日/眾以留守/致懼求其死效/未易可獲D.輕遣單寡棄令/陷沒/恐后舉之日/眾以留守/致懼求其死效/未易可獲【解析】 “單寡”是“遣”的賓語,后面斷開,排除B、D項;“以留守”是“致懼”的原因,二者不能斷開,排除C項。1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B )16 A.中書學,是北魏時的一個中央教育機構,相當于國立最高學府太學,其存在時間僅有幾十年。B.公車,是最早出現的為去京應試的舉人服務的皇家公車,后也代指舉人進京應試。文中即用后一種解釋。C.廟算,“廟”指舊時供祀先祖神位的屋舍,又指王宮的前殿。文中的“廟算”指的是朝廷對戰事進行的謀劃。D.經營,文中指規劃營治,與《項羽本紀》中“謂霸王之業,欲以力征經營天下”意思相同?!窘馕觥俊 拔闹屑从煤笠环N解釋”錯。文中句子是“公車征為秘書中散”,可見這里的“公車”指官署名。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B )A.李沖才學頗高。他掌管宮中文事很得寵愛,以致于禮儀法令的潤色修改,都要咨詢他,請他判定。B.李沖敢于直諫。高祖執意南征時,唯有李沖一人有所行動,以死直諫,指出高祖一己所愿的錯誤。C.李沖頗有遠見。高祖準備派兵戍守南鄭,他建議高祖當務之急是廣收死士,先助朝廷平定江會。高祖聽從了他的建議。D.李沖工作勤勉。他不僅負責整理文冊,還要兼顧制定法令制度,幾案上堆滿文書,仍堅持雕琢辭句,不覺勞煩?!窘馕觥俊 拔ㄓ欣顩_一人有所行動”錯。原文是“高祖大怒曰:‘方欲經營宇宙,一同區域,而卿等儒生,屢疑大計,斧鉞有常,卿勿復言!’”由“卿等儒生”可知并非只有李沖一人勸諫。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8分)(1)雖舊臣戚輔,莫能逮之,無不服其明斷慎密而歸心焉。譯文:__即使是老臣、外戚輔臣,沒有人能比得上他,(這些臣子們)沒有人不佩服他的英明果斷、認真細致而信服的。__(2)東道既未可以近力守,西蕃寧可以遠兵固?譯文:__東部地區還沒能用近處的軍力防守,難道西蕃可以用遠處的兵力固守嗎?__【解析】 (1)得分點有:雖,即使;逮,及,比得上;歸心,順服。(2)得分點有:近力,近處的軍力;寧,難道;可以,可以用,可以憑借。14.李沖上表諫言不宜戍守南鄭的理由是什么?請簡要概括。(3分)答:__①不可守:地勢險峻,遠離國土,接壤敵境?;颍杭Z草援助跟不上。②不必守:王者美德在于撫民,不必急于得到一座城。③不能守:近城未克,遠守助敵。__【解析】 16 “秦州險厄,地接羌夷,自西師出后,餉援連續,加氐胡叛逆,所在奔命,運糧擐甲,迄茲未已”,從地勢上來看,地勢險峻,遠離國土,接壤敵境,糧草援助跟不上,不可守?!叭示脦?,或撫民而遺地。且王者之舉,情在拯民;夷寇所守,意在惜地。校之二義,德有淺深?;萋曇堰h,何遽于一城哉?”王者美德在于撫民,不必急于得到一座城,不必守?!敖耒婋x、壽陽,密邇未拔;諸城、新野,跬步弗降。東道既未可以近力守,西蕃寧可以遠兵固?若果欲置者,臣恐終以資敵也”,近城未克,遠守助敵,不能守?!緟⒖甲g文】李沖,字思順,隴西人。顯祖獻文帝拓跋弘末年,李沖做中書學生。高祖孝文帝拓跋宏即帝位初年,按慣例升李沖為秘書中散,掌管宮中文書事務,因為他的行為嚴謹,作事機敏,逐漸受到寵信。等到朝廷商議禮儀律令,潤飾辭意,改定字句,高祖總是與李沖一起商量。李沖竭盡忠誠侍奉圣上,知無不盡,出入勤勉,形于顏色;即使是老臣、外戚輔臣,沒有人能比得上他,(這些臣子們)沒有人不佩服他的英明果斷、認真細致而信服的。魏高祖也更加深深地相信依靠他,更加親近尊重他,君臣之間,情義無間。東宮建成之后,朝廷拜授他為太子少傅?;实圮囻{南征,加授李沖為輔國大將軍,統領軍馬隨從皇帝。自京城出發至于洛陽,陰雨連綿,天不開晴,皇帝仍詔六軍出發。魏高祖一身戎裝,手執馬鞭,乘馬而出,群臣在馬上行君臣之禮。高祖說:“長驅南境的計劃,在京時就已商議好,而今大軍即將進發,你們都有什么話要說?”李沖上前說:“今天這個行動,天下之人都不情愿,只有陛下您一個人要這樣做。為臣有請您回駕之意但一時無辭可說,惟以一死請陛下改變初衷?!?6 魏高祖大怒說:“朕正要經營宇宙,統一海內,而你們這些儒生,卻屢屢疑惑我的大計劃,戰事有它的常規,你們不要再多嘴!”打馬出發。車駕渡淮河,另詔安南大將軍元英、平南將軍劉藻討伐漢中,命令雍、涇、岐三州兵馬六千人準備戍守南鄭,一旦城池被攻下,立即派遣。李沖上表諫說:“秦州地理險厄,位置接近羌夷,自從征西部隊出發之后,糧餉支援連續不斷,加上氐、胡人叛逆朝廷,所在奔命,運糧擁甲,至今仍然如此。今又預遣守城士兵,孤單單派到山外,雖然給他們優厚的待遇,臣仍擔心他們會害怕。假如最終攻不下南鄭,那就會擾動民眾,假如他們連結胡夷,事情結果就難以預測了。況且過去的人攻伐,或有城降而不獲??;仁君用兵,或有撫慰其民而遺其地。而且王者的舉措,情在拯救百姓;夷寇所守,意在愛惜土地。比較二者意旨,德行有其深淺。如果君主聲譽遠播,何止是一城一地的得失?而且魏境所領,九州過八,所統臣民,十分有九。所未為我民者,只是漠北與江外而已。臣認為應待我魏大開疆宇、廣拔城池,多積資糧,足以對付敵人,然后再行置邦樹將,開始并吞之舉。而今鐘離、壽陽,近在眼前卻未拔除;諸城、新野,一步之遙卻未降歸。東道既不能因近而力守,西蕃怎能因遙遠而使兵固?如真要設置,為臣擔心這最終是幫助了敵人。又加上現在在中原建都,地接敵寇疆城,正需大收勇士,平蕩長江以南。而輕率派遣單寡兵力,攻守西方孤城,使其陷沒敵手,臣擔心以后采取行動之日,大家以留守為難,不愿前往,陛下您要求其將士效死朝廷,也就不易做到了。由此而論,不戍為上策?!备咦娼蛹{了他的意見。李沖生性機敏,常有巧思,勤勉志剛,孜孜無怠,旦理公務,兼營建造,文案上堆滿文牘,手中常拿刻刀,始終不覺勞累。(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15~16題。晚秋陪嚴鄭公①摩訶池泛舟節杜甫湍駛風醒酒,船回霧起堤。高城秋自落,雜樹晚相迷。坐觸鴛鴦起,巢傾翡翠②低。莫須驚白鷺,為伴宿清溪?!咀ⅰ俊、賴类嵐褐付鸥糜褔牢?,曾封鄭國公,時任成都尹、劍南節度使。作此詩時,杜甫在其幕府任檢校工部員外郎,有倦怠之意。②翡翠:鳥名。1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C )A.首聯入題,寫泛舟之情狀?!巴鸟偂睂懗隽怂髦迸c船行速之快,故風大致酒醒。B.頸聯寫池中所見。船行之處,或見鴛鴦飛起,或見翡翠低翔,呈現一派怡人的景象。C.尾聯意在表達詩人對白鷺的關愛,希望不會驚擾到它們,得以與之相伴,安宿清溪。D.整首詩起承轉合,結構圓融,上下相應,對仗工穩,用筆極其講究,足見杜律之精?!窘馕觥俊 耙庠诒磉_詩人對白鷺的關愛,希望不會驚擾到它們,得以與之相伴,安宿清溪”錯,理解過于淺白。尾聯意在借白鷺言自身之清高閑雅,向嚴武表明乞歸之志。16.本詩寫晚秋之景語出皆奇,于起筆落筆間前后相承,彼此回應。請結合這一特點對頷聯進行賞析。(6分)答:__①“落”回應“高”,拓展了空間;②“迷”回應“雜”,突出了時間變化而帶來的景物特點。③“秋自落”承接上聯之“風”(答“與下聯之‘鴛鴦起’相呼應”,可酌情給分),寫出動態之感,化秋的無形為有形;④“晚相迷”承接上聯之“霧”,寫出景物的朦朧之美。__【解析】 頷聯是“高城秋自落,雜樹晚相迷”,上句描寫高城秋景,“秋自落”,描寫秋葉紛飛,既照應了上聯中的“風”,使得“秋”字做到了實處,寫的具體可感又富有動態美,同時“落”字也照應了本句中的“高”,雖沒有“無邊落木蕭蕭下”的闊大境界,卻也拓展了景物的空間,頗有杜甫之風;下句描寫傍晚的秋景,“迷”是朦朧之意,城在水邊,秋天的傍晚,暮色籠罩,薄霧升起,加上水汽,加之樹“雜”,使得景物更具一種迷蒙朦朧之美;此句既照應了上聯中的“霧”,“迷”字也照應了本句中的“雜”,突出了時間變化而帶來的景物特點。(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6 (1)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中表現周瑜有儒將風度,且指揮若定的句子是“__羽扇綸巾__,__談笑間__,__檣櫓灰飛煙滅__”。(2)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中描寫劉寄奴馳騁戰場,所向披靡的句子是“__金戈鐵馬__,__氣吞萬里如虎__”。(3)白居易《琵琶行》中描寫琵琶聲在沉咽暫歇后突然爆發出激越雄壯的樂音的兩句是“__銀瓶乍破水漿迸__,__鐵騎突出刀槍鳴__”。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一)語言文字運用Ⅰ(本題共3小題,9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題。一般而言,楹聯是鐫刻在石、木、竹、金屬等材料上或者懸掛、張貼在楹柱等建筑物件上的書法對聯?!爸腥A楹聯這一藝術瑰寶從誕生之日起便與書法結下了不解之緣?!惫认蜿栒f【甲】“聯語與書法好比車之兩輪、鳥之兩翼,缺一便不能成其為楹聯?!遍郝撌侵袊幕飞溪氁粺o二的獨有的形態,它集中了文學、書法藝術和公共展示文化于一體,具有多重學術研究意義。楹聯書寫在書體上可不受限制,楷草隸篆等各種書體,均可用來書寫楹聯。篆隸楹聯如圖1所示,篆書參入隸法,疏密有致,(  );而圖2楹聯用筆剛健用力,點畫粗細對比明顯,因勢賦形,(  )??瑫郝?,明代書風以顏體為主,如圖3,結字方整,(  );清代主要取法歐顏二體;晚清后,則以碑派風格為主,融合方圓,表現出楷書的中正之風,更適合彰顯楹聯的廟堂之氣。行草楹聯的抒情表現與率意之風相伴共生。行、草書不同于楷書的地方是強調了點畫之間筆勢的呼應與連貫,更注重隨機性【乙】書寫者的情緒、心態隨筆運而跡化為點畫的流動,這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圖4行書楹聯以“二王”體系為主體,用筆自然流暢,筆勢(  )。18.對【甲】【乙】兩處填寫的標點及其作用的解說,正確的一項是(3分)( A )A.【甲】處應填逗號,在句中表示前后引語是一個人的話。B.【甲】處應填冒號,與后面引號連用,表示后面是直接引語。C.【乙】處應填破折號,在句中表示補充說明。D.【乙】處應填冒號,在句中表示引出解釋?!窘馕觥俊?6 B項,冒號使用錯誤,“某某說”用在引語中間,它前后的引語是同一個人的話,后面要用逗號。C項,作用解說錯誤,后文不是“補充說明內容”,而是解釋說明內容。D項,冒號使用不當,此處冒號不能管到句末。19.下列填入括號內的詞語,最恰當的一項是(3分)( C )A.圓潤古樸 濃淡相宜 跌宕起伏 豐茂穩健B.濃淡相宜 圓潤古樸 跌宕起伏 豐茂穩健C.圓潤古樸 濃淡相宜 豐茂穩健 跌宕起伏D.濃淡相宜 圓潤古樸 豐茂穩健 跌宕起伏【解析】 第一處為篆隸書法作品,“圓潤”為篆隸書法特點,且篆文書法時代久遠,故選“古樸”;排除B、D項。第二處為隸書書法作品,有“點畫粗細、對比明顯、用墨濃淡不一”等特點;故選“濃淡相宜”。第三處為顏體楷書作品,厚實舒展;故選“豐茂穩健”。第四處為行書書法作品,筆勢變化不一,故選“跌宕起伏”。20.文中畫橫線的語句有語病,請修改。(3分)答:__楹聯是中國文化史上的獨有(或“獨一無二”)的形態,它集(或“融”)文學、書法藝術和公共展示文化于一體,具有多重學術研究意義。__【解析】 畫線句語病有二:一為語意重復,“獨一無二的獨有的”重復,任刪其一。二為結構混亂,“集中了……于一體”句式雜糅,應改為“集……于一體”。(二)語言文字運用Ⅱ(本題共2小題,11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題?!翱嗖豢?,想想長征兩萬五。累不累,想想革命老前輩?!遍L征行軍途中,紅軍將士常常以苦為樂。這種革命樂觀主義精神一直鼓舞著紅軍。__①__,是因為相信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相信共產主義的遠大理想。長征的勝利,保存了革命的精華,并以其不怕艱苦、不怕犧牲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向全中國宣告,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中國工農紅軍是不可戰勝的,成為一篇中國革命的“宣言書”。長征在全國擴大了紅軍的影響,把革命真理宣傳到沿途廣大地區。中央紅軍走了11個省,三個方面軍共走了14個省,并向沿途各省的人民宣傳,只有紅軍的道路才是真正解放的道路,只有在黨的領導下,才能實現團結抗日。__②__,還撒播下革命的種子。長征途徑之地,紅軍放手發動群眾,群眾革命熱情洶涌澎湃。軍民生死相依、患難與共,形成強大的合力,為后來開展革命斗爭創造了有利條件。長征精神,是堅強堡壘,是有力支撐。站在歷史與現實的交匯點上,__③__,使之成為鼓勵廣大人民投身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偉大實踐的不竭精神動力。21.在上文橫線處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15個字。(6分)答:__①紅軍將士之所以能保持這種精神__②紅軍長征沿途不僅宣傳革命真理__③我們應大力弘揚長征精神。__16 【解析】 第一空,前面提到“長征行軍途中,紅軍將士常常以苦為樂。這種革命樂觀主義精神一直鼓舞著紅軍”,后面說“是因為相信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相信共產主義的遠大理想”,要填的句子應當是兩者之間的銜接句,可以用“之所以”與后句的“是因為”呼應,可以寫“紅軍將士之所以能保持這種精神”;第二空,前面寫“中央紅軍走了11個省,三個方面軍共走了14個省,并向沿途各省的人民宣傳,只有紅軍的道路才是真正解放的道路,只有在黨的領導下,才能實現團結抗日”,后面寫“還撒播下革命的種子”,為了與“還”呼應,前面應該有“不僅”,然后概括前句的意思,可以寫“紅軍長征沿途不僅宣傳革命真理”;第三空,前面寫“站在歷史與現實的交匯點上”,后面應該寫“我們”該做些什么,再聯系后面“使之成為鼓勵廣大人民……不竭精神動力”,說明要填的句子應當與長征精神有關,可以寫“我們應大力弘揚長征精神”。22.請用三個判斷句概括第二段中關于長征的意義。每句不超過10個字。(5分)答:__①長征是宣言書。②長征是宣傳隊。③長征是播種機。__【解析】 題干要求用三個判斷句概括第二段中關于長征的意義。還有字數限制。判斷句表達應是“……是……”。結合第二段中“……成為一篇中國革命的‘宣言書’”,可概括為“長征是宣言書”;結合“中央紅軍走了11個省,三個方面軍共走了14個省,并向沿途各省的人民宣傳,只有紅軍的道路才是真正解放的道路,只有在黨的領導下,才能實現團結抗日”,可概括出“長征是宣傳隊”;結合“……還撒播下革命的種子”,可概括出“長征是播種機”。四、寫作(60分)2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60分)小米掌門人雷軍在一次交流中說:“有機會一定要試一試。創業,其實試錯的成本并不高,而錯過的成本非常高?!痹囧e是嘗試與反思的結合,是人類探索未知領域的一種基本方法。試錯的過程也是“找對”的過程。對此,你有怎樣的體驗與思考?請寫一篇文章,談談自己的看法。要求:①角度自選,立意自定,題目自擬;②明確文體,不得寫成詩歌;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襲、套作?!緦懽髦笇А俊∵@是一道新材料作文題,材料的關鍵詞是“試錯”,本題需要圍繞“試錯”進行探討,考查學生思辨能力?!霸囧e”是人類探索未知領域的一種基本方法,是在沒有現成經驗參考、對結果無法準確預測的情況下,主動做出的一種選擇?!霸囧e”意味著有很大的概率會“出錯”“犯錯”,因而行動過程中的反饋和綜合很重要。不斷“試錯”是為了趨于理想的目標和結果,所以“試錯”不能簡單等同于“嘗試”或“實踐”,也不重在討論如何面對錯誤或錯過。試錯是嘗試和反思的結合,是勇氣、創新和理性的體現??梢哉归_的寫作思路有:①試錯的目的、條件、作用等;②試錯要有所規避,試錯也要權衡成本;③對合理的試錯要予以鼓勵和包容;④試錯之后,必有收獲;⑤16 寧愿試錯,不愿錯過。寫作時要結合自己和社會生活實際,寫出廣度和深度來?!緦W生范文】守得“試錯”見月明大多數人都會在追求成功而不斷出錯的道路上半途而廢。然而,最后往往只有那些不斷試錯的人才會守得云開見月明,錯過的人必然無功而返。守得“試錯”見月明,成功通常蘊藏于“錯誤”之中。小米掌門人雷軍曾說:“創業,其實試錯的成本并不高,而錯過的成本非常高?!比松嗳绱?,敢于嘗試并接受失敗的人,也是離“對”和成功最近的人。美國著名影星史泰龍便是一個例子。出生就有身體缺陷的他成年后難以找到合適的工作,在朋友的鼓勵下,他邁向演藝的道路,并一次次地敲開全美演藝公司的大門。在經歷無數次拒絕后,他欣然接受所有的試錯,然后再一次付諸行動。試錯的路途雖然艱辛,但總會換來意想不到的結果。史泰龍最終被接受,開始他的演藝生涯??v使試錯的過程會激起放棄的念頭,也決不能放棄,因為放棄可能就意味著錯過,錯過就難以獲得第二次機會。史泰龍說過:“追求成功的道路上充滿挫折,唯有堅持到底的人才配擁有星光璀璨?!睕]有經歷上千次的試錯哪有現在如日中天的中國航天工程?沒有數以萬計的嘗試何來華為5G通信技術的重大突破并引領世界潮流?沒有科研人員的不斷試錯哪有新冠疫苗的誕生?一切試錯的背后都蘊藏著汗水與艱辛,一切成功的背后都是永無止境的嘗試與失敗。試錯是嘗試與反思的結合,是探索成功的必經之路。成功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所有成就光鮮亮麗的另一面都是試錯的時間與精力的耗費。錯過并不是試錯。試錯意味著下一次嘗試,而錯過卻意味著窮途末路。錯過的成本非常高,因為它意味著幾乎無法與成功接軌,也沒有了下一次機會。所以,我們不能因試錯的疲憊而灰心喪氣,也不能因成功道路的曲折而中途放棄。試錯的過程就是“找對”的過程,堅持到最后的人才能摘取成功的果實,避免走向歧途。試錯是低成本高收入的回報,雖然前途渺茫,但也不能放棄希望。守得“試錯”見月明。不斷嘗試,不斷反思,最后會換來意想不到的成功。點評:審題準確,中心明確。文章從所供材料的主旨切入,緊緊圍繞“試錯與成功”這一話題展開議論,標題“守得‘試錯’見明月”就是作文主題,一方面表明自己勇于“試錯”的決心和信念,另一方面凸顯試錯的意義和結果。邏輯嚴密,層次分明。開頭提出問題,即勇于試錯、不停試錯往往會取得成功;然后分析問題,以小米掌門人雷軍名言和美國著名影星史泰龍為例,事理結合,展開論述;最后解決問題,得出結論。全文充分闡明是什么、為什么和怎么樣的具體內容,整體思路清晰,邏輯嚴密,論證步步深入,較好地闡釋了主題。16
同類資料
更多
2021-2022新教材高中語文期中素質升級檢測(附解析部編版必修上冊)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精品综合紧,激情文学小说,国产精品精品自在,婷婷在线中文无码字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