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數學公式或PPT動畫的文件,查看預覽時可能會顯示錯亂或異常,文件下載后無此問題,請放心下載。
2. 本文檔由用戶上傳,版權歸屬用戶,qqbaobao負責整理代發布。如果您對本文檔版權有爭議請及時聯系客服。
3. 下載前請仔細閱讀文檔內容,確認文檔內容符合您的需求后進行下載,若出現內容與標題不符可向本站投訴處理。
4. 下載文檔時可能由于網絡波動等原因無法下載或下載錯誤,付費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載的用戶請聯系客服處理。
網站微信客服:wwwQQBAOBAO
展開
念奴嬌·赤壁懷古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聲聲慢(尋尋覓覓)基礎鞏固練一、語言文字運用1.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C )A.故壘西邊(舊的)B.早生華發(花白的)C.烽火揚州路(道路)D.贏得倉皇北顧(看)【解析】 路:宋代行政區劃名,大致相當于現在的省。2.下列加點詞語的古今義相同的一項是( D )A.故國神游B.多情應笑我C.這次第D.可堪回首【解析】 A項,古義:赤壁古戰場。今義:歷史悠久的國家;祖國;故鄉。B項,古義:多愁善感。今義:重感情(多指重愛情)。C項,古義:光景,狀況。今義:次序;一個挨一個地,依次。D項,古今都是“回顧,回憶”的意思。3.下列句子中,語序沒有倒置的一項是( D )A.故國神游,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B.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C.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D.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解析】 A項,“故國神游”應為“神游故國”,“多情應笑我”應為“應笑我多情”。B項,“英雄無覓,孫仲謀處”應為“無處覓英雄孫仲謀”。C項,“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應為“望中猶記,四十三年揚州路烽火”。4.下列對《念奴嬌·赤壁懷古》和《聲聲慢》兩詞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D )A.“亂石”三句,寫盡大江奔流的氣魄和赤壁的雄奇,寥寥數語,有聲有色;“江山”兩句,由寫景自然過渡到寫人,為下片做鋪墊。B.“遙想”六句,寫盡周瑜的風采才華?!肮蕠比?,從歷史回到現實,從懷古到傷己?!叭松鐗簟眱删?,貌似超脫,實則無奈,抒發了壯志難酬的苦悶。C.“尋尋覓覓”,不是寫實,它只是表現一種若有所失的心理。但是,這種心理是通過把“尋覓”這種行動虛化來表現的,便賦無形于有形,把感情心理表現得格外形象。D.“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詞人寫“三杯兩盞”言酒量之少,“淡”言酒質之薄。而晚風,卻是“急”的。借酒御風御寒,卻酒少、風急、愁多,怎不悲戚?13
【解析】 D項,“三杯兩盞淡酒”說的不是酒味淡,也不是言酒量之少,詞人要表達的是:再多的酒,再烈的酒,也消解不了心中的愁。5.下列對《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所用典故的作用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C )A.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慨嘆江山依舊,當年“坐斷東南戰未休”的孫仲謀,已無處尋覓了)B.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贊揚當年劉裕北伐的英雄氣概)C.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自比廉頗,功績顯赫,壯心不已)D.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借劉義隆不作充分準備,倉促北伐導致失敗,委婉告誡南宋朝廷要汲取歷史教訓)【解析】 C項,詞人借廉頗的典故是為了抒發自己恢復中原的熱切愿望,抒發自己不被朝廷重用、壯志難酬的憤懣之情。6.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蘇軾在《念奴嬌·赤壁懷古》中寫了周瑜作為儒將的便裝打扮而英氣勃發的句子是“__雄姿英發__,__羽扇綸巾__”。(2)在《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中,辛棄疾回顧了元嘉年間的那次北伐,南朝宋文帝劉義隆本希望能夠“___封狼居胥__”,但由于行事草率,最終卻“__贏得倉皇北顧__”。(3)李清照《聲聲慢》中寫天氣變化無常,忽暖忽寒,人最難調養身體的句子是“__乍暖還寒時候__,__最難將息___”。7.閱讀下面這篇短文,在文后的橫線上填寫結論性的句子。辛棄疾以杰出的愛國詞,在我國文學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其傳世詞六百多首,抒發愛國情懷的作品占三分之二以上,數量之大,自有“詞”這種詩體以來,一千四百年間,尚無人能望其項背。愛國是辛詞一大主題。生態則是辛詞的又一大主題。一冊稼軒詞,展卷讀去,從卷首到卷末,滿紙山川之美,草木之秀,讓人目不暇接,間以風雨之聲,鳥蟲之鳴,讓人心動神馳。還有詞人與青山的深情對視,與蒼松的幽默調侃,與鷗鷺的真誠結盟,更有對白鷺的生態建議,讓人的心靈受到難得的洗禮和升華。辛棄疾的生態詞,是我們尤其應該珍惜的人文精華。答:__辛棄疾是我國最偉大的愛國詞人之一,也是我國最偉大的生態詞人之一。__【解析】 這兩個語段寫了兩個內容,第一個語段寫辛棄疾對愛國詞的貢獻,第二個語段寫辛棄疾對生態詞的貢獻。因此,我們就可以整體把握文意,找到結論句的答案了。8.“菊花”“梧桐”“雨”是李清照詩詞中常用的意象,請將這三個詞語擴展成一段話。要求:語句通順、語意連貫,至少運用兩種修辭手法,不少于60字。答:__示例:站在庭院中,聽著孤雁的悲鳴,李清照,一個比黃花更瘦的女子,在滴雨的季節里愁苦寂寞。紅燭搖影,搖出一片暈黃;梧桐低泣,一滴滴到天明;微風輕拂,飄落一地菊花。__13
【解析】 將三個意象串聯起來,選取合適的意境,結合李清照的性格或經歷,描寫一個場景。二、拓展閱讀訓練9.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后面題目。定風波①蘇軾常羨人間琢玉郎,天教分付點酥娘。自作清歌傳皓齒,風起,雪飛炎海變清涼。萬里歸來年愈少。微笑,笑時猶帶嶺梅香。試問嶺南應不好?卻道,此心安處是吾鄉?!咀ⅰ俊、偻醵▏S蘇軾學寫文章,受蘇軾“烏臺詩案”牽連,被貶到廣西賓州,歌女柔奴同行。三年后王定國北歸,讓柔奴給蘇軾敬酒。蘇軾見她眉目娟麗,善于應對,于是寫了這首詞。(1)下列對這首詞的賞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B )A.“自作清歌”寫柔奴能自作歌曲,清亮悅耳的歌聲從她芳潔的口中流轉而出。B.“風起”“雪飛”馳騁想象,運用比喻的手法,寫出王定國貶所的艱苦環境。C.“嶺梅”以斗霜傲雪的嶺梅喻人,贊柔奴克服困難的意志,為下文作好鋪墊。D.“試問”的主語是蘇軾,試問對方,嶺南應該是不好吧?以此引出對方的回答?!窘馕觥俊項,“運用比喻的手法,寫出王定國貶所的艱苦環境”有誤,從詞中來看,“自作清歌傳皓齒,風起,雪飛炎海變清涼”,意思是說,柔奴能自作歌曲,清亮悅耳的歌聲從她芳潔的口中傳出,令人感到如同風起雪飛,使炎暑之地一變而為清涼之鄉,使政治上失意的主人變憂郁苦悶、浮躁不寧而為超然曠放、恬靜安詳,這是寫柔奴高超的歌技與美好的心靈。(2)試簡析“此心安處是吾鄉”的思想內涵。答:__示例:①贊美說話者身處窮境安之若素的胸襟和有情有義、超然脫俗的品格。②肯定王定國政治上失意后從容樂觀的態度。③寄寓著作者自己隨遇而安、無往不快的曠達情懷。__【解析】 下片詞人先以否定語氣提問:“試問嶺南應不好?”“卻道”陡轉,使答語“此心安處是吾鄉”更顯鏗鏘有力,警策雋永。這幾句話意思是“我問你:‘嶺南的風土應該不是很好吧?’你卻坦然答道:‘心安定的地方,便是我的故鄉’”,歌頌柔奴隨緣自適的曠達與樂觀,從注釋來看,“王定國跟隨蘇軾學寫文章,受蘇軾‘烏臺詩案’牽連,被貶到廣西賓州,歌女柔奴同行”,寫柔奴其實也是寫王定國,寫柔奴的心態,也是寫王定國的心態,肯定王定國政治上失意后從容樂觀的態度,而寫王定國和柔奴也寄寓著作者自己的人生態度和處世哲學,通過歌頌柔奴和王定國身處逆境而安之若素的可貴品格,抒發了作者在政治逆境中隨遇而安、無往不快的曠達襟懷。10.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后面題目。13
賀新郎·送杜叔高①辛棄疾細把君詩說:恍余音、鈞天浩蕩,洞庭膠葛。千丈陰崖塵不到,惟有層冰積雪。乍一見、寒生毛發。自昔佳人多薄命,對古來、一片傷心月。金屋②冷,夜調瑟。去天尺五③君家別??闯丝?、魚龍慘淡,風云開合。起望衣冠神州路,白日銷殘戰骨。嘆夷甫、諸人清絕!夜半狂歌悲風起,聽錚錚、陣馬檐間鐵。南共北,正分裂!【注】?、偎涡⒆诖疚跏?,杜叔高從浙江金華到江西上饒探訪辛棄疾,辛棄疾作此詞送別。杜叔高很有才氣,但因主張抗金,遭到主和派的猜忌,雖有報國之心,竟無請纓之路。家族也是昔盛今衰。②金屋:《漢武故事》:“若得阿嬌作婦,當作金屋貯之也?!卑杉搓惢屎?,失寵后廢居長門宮。③去天尺五:《三秦記》“城南韋杜,去天尺五”一語,謂長安杜氏本強宗大族,門望極其尊崇。(1)下列對這首詞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 )A.上闋“細把君詩說”,既總領了全詞的內容,又足見作者對杜叔高詩作的看重。B.“冰積雪”“寒生毛發”言杜叔高的詩風骨清峻,比喻新穎,想象奇特,有詩情畫意。C.“自昔佳人多薄命……傷心月”以古來美人多遭遺棄隱喻有才之士常被埋沒。D.“起望……戰骨”寫曾經衣冠相繼的中原路上,如今卻一片荒涼,遍地戰骨漸漸銷蝕?!窘馕觥俊 凹瓤傤I了全詞的內容”分析錯誤,本詞上闋評價杜叔高之作,下闋寫杜叔高人生經歷。因此只是總領到“寒生毛發”,沒有總領全詞內容。(2)下闋表達了詞人怎樣的思想情感?請結合詞句簡要分析。答:__示例:①下闋首句寫杜叔高的懷才不遇與家門昔盛今衰,表達了詞人對朋友的同情與關愛。②中間部分寫曾經士大夫相繼的中原路,如今卻是一片荒涼,而統治階層卻仍舊一味清談求和,表達了詞人對祖國分裂的悲嘆、對百姓的同情及對統治階層無能懦弱的批判與諷刺。③下片后面部分詞人似乎回到了年輕時與金兵大戰的年代,而現實卻英雄無用武之地,表達了詞人力圖祖國統一的愛國之情及報國無門、壯志難酬的悲憤。__【解析】 13
下片首句“去天尺五君家別”,結合注釋三,這句由寫叔高之懷才不遇轉到叔高家門昔盛今衰。長安杜家曾是大族,門望尊崇,但叔高一家與之有別,朝中眾臣爾虞我詐、爭權奪利。雖然叔高五兄弟都有才能,卻因不會鉆營而不能有所作為。表達了詞人對朋友的同情與關愛?!捌鹜鹿谏裰萋?,白日銷殘戰骨。嘆夷甫、諸人清絕”,這幾句詞人對祖國分裂產生悲嘆:曾經士大夫相繼的中原路上,如今卻是一片荒涼,遍地戰骨漸漸銷蝕。統治者大興清談之風,借以掩蓋他們的無能和懦弱。表達了詞人對祖國分裂的悲嘆、對百姓的同情及對統治階層無能懦弱的批判與諷刺?!耙拱肟窀璞L起,聽錚錚、陣馬檐間鐵”意思是“夜半失眠,我常常引吭高歌,但覺悲風四起,檐前的鐵馬錚錚作響,仿佛又回到了殺敵的戰場”,此時詞人好像又回到了年輕時與金兵作戰的年代,但這畢竟只是幻覺,取而代之的是無以復加的痛苦,現實卻是空有一腔愛國熱情,英雄無用武之地。表達了詞人力圖祖國統一的愛國之情及報國無門、壯志難酬的悲憤。11.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后面題目。添字丑奴兒·芭蕉李清照窗前誰種芭蕉樹?陰滿中庭。陰滿中庭,葉葉心心,舒卷有余情。傷心枕上三更雨,點滴霖霪。點滴霖霪,愁損北人①,不慣起來聽?!咀ⅰ俊、俦比耍罕彼螠缤?,李清照從故鄉山東濟南被迫流落到江南,故稱“北人”。(1)下列對這首詞的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 )A.以問句“窗前誰種芭蕉樹”開頭,把讀者的視線引向南方特有的芭蕉庭院,這個問句遷怒于庭中芭蕉,含蓄深沉地表達出詞人痛苦難耐的思國懷鄉之情。B.上片著力渲染芭蕉樹的繁盛,因此才有了下片雨打芭蕉聲響之大,更好地體現主人公凄涼的心境。C.詞人從北方逃難到南方,聽到雨打芭蕉聲,漂泊之感頓生?!安粦T”不只是詞人在水土、氣候方面的難以適應,還有飄零淪喪的異鄉之感。D.上下兩片中疊語的運用,不僅有種音樂上的回旋之美,而且進一步表達了詞人強烈的感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能夠引發讀者強烈的感情共鳴?!窘馕觥俊 斑@個問句遷怒于庭中芭蕉”錯誤,從后文“陰滿中庭,葉葉心心,舒卷有余情”可見,詞人對芭蕉并無遷怒之意,“誰種”點出芭蕉并非詞人所種,體現出其流落江南的命運。(2)詞人在這首詞里寫道“傷心枕上三更雨,點滴霖霪”,她的《聲聲慢》中有“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兩個“雨”的意象表達的感情是否相同?請簡要分析。答:__示例:相同。①從詞作時間來看,兩首詞都作于南渡之后,詞人流落江南之時,飽含著詞人對國破家亡、身世漂泊的凄苦之情;②從意象上看,都選取了“梧桐雨聲”“芭蕉雨聲”等渲染凄清孤苦的景物,刻畫出詞人孤獨無依、寂寞冷清的心境;③結合兩首詞的上下文來看,《聲》有“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本詞有“愁損北人”之句,都流露出詞人對漂泊他鄉、思念故土而不能歸的無奈愁思。__【解析】 13
這兩首詞都是李清照南渡之后的作品,“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寫詞人因國破家亡夫死后,孤身一人漂泊江南的凄苦孤寂之情,其中“梧桐”“細雨”“黃昏”都是表達心境之凄涼苦痛的意象,而雨的“點點滴滴”,更是令詞人難捱這凄涼光陰;本詞中,“傷心枕上三更雨,點滴霖霪”,“三更”“枕上”,已點出詞人因國破家亡而愁緒滿懷,以至于輾轉難眠的心境;“點滴霖霪”的雨滴,恰又是打在芭蕉之上,“芭蕉雨聲”與“梧桐雨聲”都是營造凄清孤寂心境的意象,“霖霪”一詞點出雨聲的綿延不斷,以至于詩人感到“愁損北人”,甚至吵得她無法入眠,只能“起來聽”;實際上哪是雨聲煩擾了她呢?實則是她本已滿懷孤獨凄涼,故而遷怒于芭蕉雨聲。由此看來,這兩首詞中的“雨”表達的情感相同,均表達了詞人孤獨寂寞、凄苦冷清的流亡痛苦之情;均蘊含了詞人在國破家亡夫死之后的無限苦痛;均流露出詞人流亡異鄉,思念故土卻無法回去的無奈愁思。閱讀提升練1.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后面題目。嘲子由①蘇軾堆幾盡埃簡,攻之如蠹蟲。誰知圣人意,不盡書籍中。曲盡弦猶在,器成機見空。妙哉斫輪手,堂下笑桓公②?!咀ⅰ俊、僮佑桑禾K軾弟弟蘇轍,字子由。②《莊子·天道》中,工匠輪扁嘲笑在讀書的桓公,輪扁解釋嘲笑的原因是,自己制作車輪的本領,“臣之子亦不能受之于臣”。(1)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B )A.首聯運用白描手法,“堆”“攻”兩個動詞,生動勾勒出子由埋頭苦讀古代典籍的形象。B.作者將子由比作專門啃食書籍的蠹蟲,旗幟鮮明地表達了對子由讀書行為的鄙夷與批判。C.書籍只承載一部分“圣人意”,如同“弦”和“機”,無法表達“圣人意”的全部內容。D.尾聯的“笑”與標題的“嘲”相呼應,典故中的輪扁和桓公,可以看作蘇軾兄弟的類比?!窘馕觥俊 氨梢呐c批判”錯。作者將子由比作啃書的蠹蟲,寫出他讀書的勤奮和用功。為后文提醒他不要只知死讀書做鋪墊。(2)蘇軾借助這首詩表達了怎樣的治學觀點?請結合詩歌簡要分析。答:__示例:不能死讀書,真正的“圣人意”在書本之外,要靠自己去揣摩;和讀書相比,實踐有時候更重要,因為有很多東西是無法通過讀書得到的,只能通過實踐自己去慢慢理解,積累經驗。__【解析】 13
詩歌先寫子由的幾案上堆滿了書籍,而他像啃食書籍的蠹蟲一樣一點一點攻讀。作者沒有對子由的行為進行評價,而是轉而說到“誰知圣人意,不盡書籍中”,提醒子由不要只是死啃書本,有些東西書中是沒有的。接著詩人以彈奏樂曲和織布作比,琴弦和織布機只是用來借助的物品,而真正讓人喜歡和欣賞的是那美妙的樂曲和織成的布匹。這里的“樂曲”和“布匹”是真正想要得到的東西,而“弦”和“機”只是借助的物品罷了,就像讀書,書籍只是憑借,真正的東西在書籍之外。這就啟發子由,要通過讀書得出自己的見解,這樣才不會被書籍困住。最后,詩人又借助工匠輪扁嘲笑在讀書的桓公的典故,說明實踐的重要性。2.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后面題目。十二月二十八日,蒙恩責授檢校水部員外郎黃州團練副使①蘇軾平生文字為吾累,此去聲名不厭低。塞上縱歸他日馬,城東不斗少年雞②。休官彭澤貧無酒,隱幾維摩③病有妻??靶︻£柪蠌氖垄?,為余投檄向江西?!咀ⅰ俊、俦驹姙樘K軾在“烏臺詩案”獲釋后所寫。②賈昌以善斗雞而得玄宗之寵。此詩將“阿世取容的宵小”比作“少年雞”。③維摩,指佛教徒。④睢陽老從事,指蘇軾的弟弟蘇轍。蘇軾曾說:“子由聞予下獄,乞以官爵贖予罪。貶筠州(今江西高安)監酒?!?1)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C )A.詩題交代了蘇軾寫詩時的處境:因“烏臺詩案”入獄大難不死,故曰“蒙恩”。B.首聯直說自己由文字惹禍,不再顧惜個人聲名,自嘲之中流露心中不平之氣。C.頸聯前后形成對比,一方面說明自己家庭貧困之苦,另一方面表明有家人陪伴。D.尾聯說弟弟蘇轍為給蘇軾贖罪而請求免官,蘇軾認為弟弟為此被貶江西不值得?!窘馕觥俊 傲硪环矫姹砻饔屑胰伺惆椤北硎鲇姓`。頸聯并沒有體現出“陪伴”的意思,而是通過“病有妻”表現出作者及其家人生活的困難,被病痛折磨。(2)清代汪師韓評價這首詩說:“詩獄甫解,……殆是豪氣未盡除?!闭埥Y合頷聯分析“豪氣”的具體表現。答:__示例:自己雖然沒有以往建功立業的心,但也不愿再與這些奸佞小人纏斗,在一場殘酷的政治迫害之后,蘇軾在精神上并沒有被壓倒,他沒有沮喪、沒有頹廢,而是以坦然的態度看待生活中發生的一切,由此可見其“豪氣”。__【解析】 頷聯意為:身為好男兒應該到塞上建功立業,不能像貴族子弟游手好閑,斗雞走馬,貪圖逸樂。閱讀本詩時,需要注意本詩詞的背景寫于“烏臺詩案”之后,再結合具體詩句作答即可。蘇軾的一生屢因文字得罪。他在與此詩同題的第二首詩中便有“平生文字為吾累”這樣的話,可知是有清醒的認識的。從這首詩我們要注意分析出蘇軾的生活態度,他的樂觀精神,和對統治者迫害的輕蔑與嘲笑,由此可見其“豪氣”。3.閱讀下面一首宋詞,完成后面題目。鷓鴣天·代人賦①辛棄疾陌上柔桑破嫩芽,東鄰蠶種已生些。平岡細草鳴黃犢,斜日寒林點暮鴉。13
山遠近,路橫斜,青旗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風雨,春在溪頭薺菜花?!咀ⅰ俊、倌纤未疚醢四?公元1181)年冬,41歲的辛棄疾遭遇彈劾,隱居上饒。(1)下列對這首詞的賞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B )A.上闋開頭兩句描寫了桑樹抽芽、蠶卵孵化,一個“破”字傳神地寫出了桑葉的萌發,而且能夠讓人感到萌發的力量和速度。B.三、四句的斜日、寒林、暮鴉構成一片空曠的背景,“點”字則為這種空曠的背景增添了一絲悲涼,為全詞定下了基調。C.五、六、七句遠近結合,寫了遠近的山頭,縱橫的道路,飄蕩的酒旗,自然景物與農村人事相結合,畫面清新而充滿生活氣息。D.辛棄疾的詞本以渾雄豪放見長,本詞卻很清麗素凈,看上去作者是隨意下筆,但細細體會,便覺情味盎然,意蘊深厚?!窘馕觥俊 啊c’字則為這種空曠的背景增添了一絲悲涼”錯。正確的理解是:“斜日、寒林、暮鴉”按說會構成衰颯的景象,但是由于用了一個動詞“點”字,使情調發生了變化?!包c”狀烏鴉或飛或棲,有如一團墨點,這是確切的寫實,早春的寒林沒有樹葉,所以黑色的烏鴉,在林中歷歷可見。作者卻是在欣賞一幅天然的圖畫。(2)賞析詞的最后兩句“城中桃李愁風雨,春在溪頭薺菜花”。答:__示例:用了對比的手法,作者將城里愁風畏雨的桃李與鄉間溪頭迎春開放的薺菜花相對照,表達了他解官歸居后鄙棄城市官場、熱愛田園生活的感情。__【解析】 這兩句詩從內容看,描繪了城中的桃李愁風畏雨和鄉間薺菜花在溪頭迎春開放的景象;從手法看,將桃李與薺菜花形成對比;從情感看,表達了作者解官歸居后鄙棄城市官場、熱愛田園生活的感情。詩人以薺菜花自況,把深刻的思想與新鮮生動的藝術形象有機地結合起來,給人以啟迪:平凡的事物往往具有頑強的生命力,春天是屬于它們的。4.閱讀下面這首詞,完成詞后各題。水龍吟·酹辛稼軒墓,在分水嶺①下張野②嶺頭一片青山,可能埋得凌云氣?遐方異域,當年滴盡,英雄清淚。星斗撐腸,云煙盈紙,縱橫游戲。漫③人間留得,陽春白雪,千載下,無人繼。不見戟門華第,見蕭蕭竹枯松悴。問誰料理,帶湖煙景,瓢泉風味?萬里中原,不堪回首,人生如寄。且臨風高唱,逍遙舊曲,為先生酹?!咀ⅰ俊、俜炙畮X:在江西鉛山縣境內,辛棄疾墓地所在地。下闋“帶湖”“瓢泉”都在鉛山,“戟門華第”指辛棄疾舊居。②張野:由宋代入元代的詞人,官至翰林修撰。③漫:空,徒然。(1)對這首詞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B )13
A.這首詞中“水龍吟”是詞牌,“酹辛稼軒墓,在分水嶺下”是其題目。本詞表達了作者對辛稼軒的敬仰和懷念之情。B.詞作上片前兩句通過設問,懷念辛棄疾收復失地的英雄丈夫之氣、凌云悲慨之氣,從而引出下邊對辛棄疾經歷的追述。C.“遐方異域”三句寫辛棄疾領兵北伐、收復中原的大志受阻,空灑清淚,顯示了作者的無比悲憤的心情。D.“星斗撐腸”三句寫英雄想成就功業之心通過紙上“縱橫游戲”之筆法來表現,寫就了英雄豪杰式的高雅篇章?!窘馕觥俊 吧掀皟删渫ㄟ^設問”不對,應為前兩句與下文構成設問形式。(2)“國家不幸詩家幸,賦到滄桑句便工”,辛棄疾的詞是宋詞中不可忽視的一座高峰。請從景與情的角度,分析這首詞。答:__示例:全詞通過“青山”“云”“星”“云煙”“枯竹”“悴松”“湖煙”等自然意象,以蕭瑟凄涼之景襯托辛棄疾身后的蕭條,既烘托出辛棄疾的豪邁形象,又為其無法實現的報國之志蒙上一層悲涼慷慨之氣;全詞虛實結合,情景交融,表達出對英雄的緬懷與遭受異族統治“不堪回首”的無奈。__【解析】 分析這首詞,答題時首先概括意象,然后概括意境特征,最后分析情感。全詞通過“青山”“云”“星”“云煙”“枯竹”“悴松”“湖煙”等自然意象,描繪出一幅蕭瑟凄涼的畫面,既烘托出辛棄疾的豪邁形象,又為其無法實現的報國之志蒙上一層悲涼慷慨之氣。5.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下面小題。念奴嬌·看公風骨辛棄疾①晉臣十月望生日,自賦詞,屬余和韻??垂L骨,似長松磊落,多生奇節。世上兒曹②都蓄縮,凍芋③旁堆秋瓞④。結屋溪頭,境隨人勝,不是江山別。紫云⑤如陣,妙歌爭唱新闕。尊酒一笑相逢,與公臭味,菊茂蘭須悅。天上四時調玉燭,萬事宜詢黃發??慈|歸,周家叔父,手把元龜說。祝公長似,十分今夜明月?!咀ⅰ俊、傩翖壖灿谀纤谓B熙五年(1194)從福建安撫使任上下來,退居鉛山農村,長達十年之久。趙晉臣此時是從江西漕使任上被免職,也來到鉛山居住。②兒曹即兒輩,蓄縮指做事懈怠不振作的樣子。③凍芋,指芋艿,因成熟較晚,常于冬天食用。④瓞,小瓜。⑤紫云,此處指歌妓。(1)下列對本詞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D )A.“看公風骨,似長松磊落,多生奇節”與“世上兒曹都蓄縮,凍芋旁堆秋瓞”都運用了比喻修辭,語言表達更為生動形象。13
B.辛棄疾在詞中自嘲與友人臭味相投,似貶實褒,以松、菊、蘭之君子風骨寫友人品格,同時也展現了詞人高潔的人生志趣。C.本詞善于運用典故,表達含蓄委婉,如“周家叔父,手把元龜說”就運用了周公問卜于龜的典故,意在祝福友人長壽吉祥。D.全詞語言典雅中不乏詼諧,景物描寫細膩生動,句句圍繞友人的生日展開,或直或曲地表達對友人的生日祝愿,情感真摯?!窘馕觥俊 熬拔锩鑼懠毮伾鷦印崩斫忮e誤,文中沒有景物描寫,“似長松磊落,多生奇節”是比喻,“菊茂蘭須悅”是象征;“句句圍繞生日展開”不恰當,詩歌開篇先從歌頌趙晉臣的風骨寫起。(2)請結合全詞簡要賞析“祝公長似,十分今夜明月”一句的妙處。答:__示例:①比喻新奇,詞人祝福友人長壽、圓滿、歲歲有今朝,卻以“今夜明月”作比,不落俗套,形象生動富有畫面感,韻味深長;②一語雙關,“十分明月”既含有對友人圓滿人生的寄望,又有對友人如月之清輝一般品格的稱頌;③“十分明月”與前文松之風骨、境隨人勝、菊茂蘭悅等皎皎君子之風相呼應,友人高潔清朗的精神氣質躍然紙上。__【解析】 “祝公長似,十分今夜明月”,此句是照應小序中“晉臣十月望生日”一句,寫給趙晉臣的祝福之語。然而詩人別出機杼,不直言對他的祝福,卻拿天上的一輪明月作比,生動地表達了對趙晉臣的祝福?!懊髟隆钡囊庀笤诠湃诵闹写韴F圓、圓滿,用“今夜明月”祝福友人長壽、圓滿、歲歲有今朝,具體形象,生動可感。同時明月之皎皎,也喻指人的品格高潔;再加以“十分”修飾,既含有對友人圓滿人生的寄望,又有對友人如月之清輝一般品格的稱頌?!懊髟隆敝庀笥峙c前文之“長松”“菊”“蘭”等意象相呼應,塑造了趙晉臣的傲岸風骨、高潔的君子之風與明月般高潔清朗的精神氣質,正所謂“境隨人勝”。6.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后面題目。菩薩蠻①李清照風柔日薄春猶早,夾衫乍著心情好。睡起覺微寒,梅花鬢上殘。故鄉何處是,忘了除非醉。沉水②臥時燒,香消酒未消?!咀ⅰ俊、俅藶槔钋逭漳隙珊笥写硇缘囊皇自~。②沉水:一種熏香料,入水即沉,又名沉香。(1)下列對這首詞的賞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B )A.本詞從明媚的春光寫起,寫自己脫去厚重的棉衣,穿上輕薄的夾衫,心情美好。B.上片末尾關于“睡起覺微寒,梅花鬢上殘”的描寫,自然流瀉出一股濃濃的愁怨。C.本詞詞意深沉,寫出了由覺微寒、知梅殘到思故鄉之間的心理活動,引發想象。D.由某些聯想積蓄、醞釀而成的思鄉之情、亡國之恨,在下片開頭突然噴涌而出?!窘馕觥俊?3
“流瀉出一股濃濃的愁怨”說法錯誤,上闋最后兩句是寫晝寢醒后?!坝X微寒”是因為剛剛“睡起”,仍扣早春?!懊坊垺笔囚W發上插戴的梅花已經殘落。以天氣微寒、鬢上梅殘暗寫美好心情的削減,從“微寒”“殘”來看,“流瀉出一股濃濃的愁怨”說法錯誤,應是“流瀉出一股淡淡的愁怨”。(2)本詞是怎樣抒發思念故鄉的情感的?請簡要賞析。答:__示例:①對比,上片的喜與下片的苦形成對比,突出思鄉之情;②開頭以樂景襯哀情,“風柔日薄”的明媚春光反襯愁思,倍增其哀;③上片末尾觸景生情,以天氣微寒、鬢上梅殘暗寫美好心情的削減,由上文的心情美好過渡到對故鄉的思念;④“故鄉何處是”直接抒情,突出了對故鄉的牽掛和懷想之情;⑤“忘了除非醉”用夸張突出了自己無時無刻不在思念故鄉的情感;⑥末尾句用側面表現和襯托,“酒未消”的情況下思鄉比清醒狀態下思鄉之情當更為濃重。__【解析】 上片寫作者早春日里用醉酒濃睡來開解濃重的鄉愁的情景,下片寫她除了神經受到麻醉否則是不會忘記故鄉的愁苦心緒。全詞通篇采用對比手法,上片寫早春之喜,下片寫思鄉之苦,以美好的春色反襯有家難歸的悲凄,同時也是用樂景襯哀情。下片的“故鄉何處是”是直接抒情,這句不僅言故鄉邈遠難歸,而且還含著“望鄉”的動作,也就是說,白天黑夜,作者不知多少次引頸北向,遙望故鄉?!巴顺亲怼?,平白如話,卻極深刻沉痛。借酒澆愁,說明只有醉鄉中才能把故鄉忘掉,清醒時則無時無刻不思念故鄉?!巴闭帽砻鞑荒芡?。這里運用夸張手法正話反說,加一層轉折,把思鄉之意表現得更加強烈:正因為思鄉之情把作者折磨得無法忍受,所以只有借醉酒把它暫時忘卻,可見它已強烈到何種程度。結尾兩句“沉水臥時燒,香消酒未消”意思是說睡臥時所燒的熏香已經燃盡,香氣已經消散,說明已過了長長一段時間,但作者的酒還未醒,可見醉得深沉;醉深說明愁重,愁重表明思鄉之強烈。詞人不直接說愁,說思鄉,而說酒,說熏香,這是運用襯托手法從側面來表明思鄉之情的濃厚。具體作答時,根據以上分析,結合詞的具體內容分點作答即可。7.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后面題目。玉樓春①李清照紅酥肯放瓊苞碎。探著南枝開遍未。不知醞藉幾多香,但見包藏無限意。道人憔悴春窗底。悶損闌干愁不倚。要來小酌便來休,未必明朝風不起?!咀ⅰ俊、俅嗽~作于宋崇寧三年(1104),期間李清照曾上詩趙挺之(趙明誠之父)請救其父。當時的朋黨之爭非常激烈,李清照為黨禍之松緊所左右,時居汴京,時返原籍。(1)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D )A.本詩盡得梅花神韻,而且活畫出賞梅者雖愁悶卻仍禁不住要及時賞梅的矛盾心情。B.首句以“紅酥”比擬梅花花瓣的宛如紅色凝脂,以“瓊苞”形容梅花花苞的美好。C.三、四兩句的“幾多香”“無限意”,將梅花盛開后所發的幽香、所呈的意態攝納其中。D.“道人憔悴春窗底”,作者借隔壁道觀的道人來抒寫自己內心愁悶煞人的情狀。13
【解析】 “作者借隔壁道觀的道人來抒寫自己內心愁悶煞人的情狀”錯誤,“道人憔悴春窗底。悶損闌干愁不倚”,學道之人憔悴地在滿含春光的窗前獨坐,太多的苦悶會損傷你的身體啊?!暗廊恕笔亲髡叩淖苑Q,意為學道之人?!般俱病焙汀皭灐?、“愁”,分別表現李清照的外貌與內心的愁悶。(2)“朱彝尊《靜態居詩話》卷十:‘要來小酌便來休,未必明朝風不起?!缘妹坊ㄖ??!闭埥Y合此評論,簡要分析末尾兩句的內涵。答:__示例:作者從開得正盛的紅梅聯想到紅梅未來的命運,以及自己的青春時光。頓悟到飲酒賞梅要及時,明日起風時已無梅!尾句隱含著莫錯過大好時機且舉杯遣懷的意味——轉愁悶為自寬自慰、自邀自樂。尾句看似淺直,實則內涵卻十分深邃含蓄。它飽含著詞人對梅花命運的深沉憂慮,也深藏著青春易老、世事難料、人世滄桑之感。這樣含蓄的結句,更使全詞的藝術形象收到物我一體之妙。__【解析】 “要來小酌便來休,未必明朝風不起”,想要來我們跟前飲酒賞花的話,就趕快來吧,誰知道明天會不會起風,將我們吹了去?!靶荨弊?,在這里是語助詞,含“罷了”的意思。這是作者借梅花容易被吹逝的命運,表現作者對青春易老、世事難料、人生流落的感嘆,也含著莫錯過時光,且舉杯遣懷的意味。8.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后面題目。清平樂①李清照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挼②盡梅花無好意,贏得滿衣清淚。今年海角天涯,蕭蕭兩鬢生華??慈⊥韥盹L勢,故應難看梅花?!咀ⅰ俊、俦驹~是李清照南渡后(晚年)的賞梅詞作,也是詞人對自己一生早、中、晚三期帶有總結性的追憶之作。②挼:ruó,揉搓。(1)下列關于詩歌的理解和賞析,錯誤的一項是( D )A.李清照在詞中把個人身世與梅花緊緊聯系在一起,在梅花上寄托了遭際與情思,構思甚巧而寄托甚深。B.“無好意”:心情不好。上片三、四句透露了詞人生活坎坷,屢處憂患,當年那種賞梅的雅興大減之意。C.“看取”二句:“看取”是觀察的意思,觀察自然界的“風勢”。雖然出于對“梅花”的關切和愛惜,但此處“晚來風勢”應包含深層語義。D.清平樂,詞牌名,取用漢樂府“清樂”“平樂”兩樂調命名。雙調,四十六字,屬于中調?!窘馕觥俊 扒迤綐贰p調,四十六字,屬于中調”錯誤,應為“小令”,按照字數可以把詞分為小令、中調和長調三種,58字以內為小令,59到90字為中調,91字以上為長調。13
(2)這首詞的下闋抒發了作者哪些思想情感?請概括。答:__示例:①漂泊天涯的愁苦之情;②感嘆年華已逝、物是人非的悲傷;③對國勢衰頹的擔憂。__【解析】 “今年海角天涯,蕭蕭兩鬢生華”,詞人漂泊天涯,遠離故土,年華飛逝,兩鬢斑白,流露出漂泊天涯和年華已逝的愁苦之情;“看取晚來風勢,故應難看梅花”,晚來風急,恐怕落梅已盡,想賞梅也看不成了。早年青春佳偶,人與梅花相映;中年迭經喪亂,心與梅花共碎;晚年漂泊天涯,不想再看梅花委地飄零。詞人南渡后,特別是丈夫去世后更是顛沛流離,淪落飄零。生活的折磨使詞人很快變得憔悴蒼老,頭發稀疏,兩鬢花白。詞人說:如今雖然賞梅季節又到,可是哪里還有心思去插梅呢?同時“看取晚來風勢,故應難看梅花”,還寄托著詞人對國事的憂懷,古人常用比興,以自然現象的風雨、風云比政治形勢,這里的“風勢”既是自然的“風勢”,也是政治的“風勢”,即“國勢”。所說“風勢”,似乎是暗喻當時極不利的民族斗爭形勢;“梅花”以比美好事物,“難看梅花”,則是指國家的遭難,而且頗有經受不住之勢。在這種情況下,她根本沒有賞梅的閑情逸致。身世之苦、國家之難糅合在一起,使詞的思想境界為之升華。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