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數學公式或PPT動畫的文件,查看預覽時可能會顯示錯亂或異常,文件下載后無此問題,請放心下載。
2. 本文檔由用戶上傳,版權歸屬用戶,qqbaobao負責整理代發布。如果您對本文檔版權有爭議請及時聯系客服。
3. 下載前請仔細閱讀文檔內容,確認文檔內容符合您的需求后進行下載,若出現內容與標題不符可向本站投訴處理。
4. 下載文檔時可能由于網絡波動等原因無法下載或下載錯誤,付費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載的用戶請聯系客服處理。
網站微信客服:wwwQQBAOBAO
展開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新教材必修第一冊期中復習:1-3章+期中共4套試卷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測試卷(時間90分鐘滿分100分)一、單選題(共50分)1.加拿大的研究者發現了北極地區距今350萬年前的遠古駱駝化石。無獨有偶,美國科研人員發現了南極地區距今2.8億年前的森林化石。左圖為北極地區遠古駱駝生活復原示意,右圖為地質時期全球氣溫、降水量變化示意。據此完成下題。根據材料推測()A.2.8億年前的南極大陸緯度較低B.350萬年前大陸冰川覆蓋面積廣C.南極森林化石的發現證明了全球變暖D.遠古駱駝生活時期北極地區干旱少雨下列兩圖分別示意西藏自治區年太陽福射總量分布及年降水量分布。據此完成下面小題。2.西藏自治區年太陽輻射總量空間分布特點是()A.東多西少B.西南少,東北多C.南多北少D.東南少,西北多3.影響西藏自治區年太陽輻射總量空間分布差異的主要因素有()第7頁共38頁,A.緯度位置、地勢B.海陸位置、降水C.地勢、降水D.海陸位置、緯度位置地球是太陽系中一顆特殊的行星。據此完成下面小題。4.與太陽系中其他行星相比,地球的特殊性在于()A.沒有大氣層B.有自轉運動C.有公轉運動D.存在高級智慧生命5.地球上存在高級智慧生命,是因為()A.地球質量大,可吸附適宜生命生存的大氣B.宇宙空間無限大,天體在運動中互不影響C.地球體積大小適宜,使水以液態形式存在D.地球與太陽距離適中,有適宜生存的溫度2019年6月17日,四川省南部宜賓市的長寧縣發生6.0級地震,震源深度為16千米。下圖為“地球圖層結構示意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6.地震發生以后,建筑物并不會馬上倒塌,一般都要間隔約12秒,這就是地震救援領域所說的“黃金12秒”。據此推斷“黃金12秒”確定的依據是()A.建筑物的抗震系數B.橫波和縱波傳播速度的差異C.橫波和縱波的傳播介質差異D.人體對緊急事件的生理反應能力7.此次地震的震源最可能位于()A.莫霍界面以下B.古登堡界面以下C.Ⅱ圈層D.Ⅰ圈層8.下圖為太陽活動周期預報圖,下列有關太陽活動的說法錯誤的是()第7頁共38頁,A.黑子發生在太陽大氣的光球層B.2022年是太陽活動高峰年C.耀斑爆發干擾無線電短波通訊D.2022年是耀斑活動最弱年據中國地震臺網測定,北京時間2019年6月17日22時55分在四川宜賓市長寧縣(28.34°N,104.90°E)發生6.0級地震,震源深度16千米。據此完成下面小題9.地震發生時釋放出巨大的能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地震通過地震波向外釋放出能量B.地球的內能主要來源于太陽輻射C.地震發生時,首先到達地面的是地震波中的橫波D.發生在海洋中的強烈地震不會對人類產生危害10.地震發生時,震區人們的感受是()A.左右搖晃B.上下顛簸C.先左右搖晃,后上下顛簸D.先上下顛簸,后左右搖晃11.地震波中橫波表現為左右搖晃,縱波表現為上下跳動,一般認為橫波的水平晃動力是造成建筑物破壞及人員大量傷亡的主要原因。地震發生時,建筑物并不會馬上倒塌,一般都要間隔約12秒,這就是地震救援領域所說的“黃金12秒”,在這12秒中人們可以決定是躲是逃。根據所學知識推斷“黃金12秒”確定的依據是()A.橫波和縱波的傳播速度差異B.人體對緊急事件的生理反應能力C.橫波和縱波的傳播介質差異D.建筑物的抗震系數12.下列關于青藏高原太陽能豐富原因的敘述,不正確的是()A.晴天多,日照時間長B.空氣稀薄,對太陽輻射能削弱作用小C.海拔高,氣候寒冷D.緯度較低,太陽高度角較大第7頁共38頁,左圖中①②③④⑤依次代表地質歷史時期的五個地質年代(圖中數字代表距今時間。單位:億年),右圖中a、b、c、d代表不同地層。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3.喜馬拉雅山脈形成的地質年代是()A.②B.③C.④D.⑤14.在地球的演化史中恐龍絕跡于()A.①末期B.②末期C.③末期D.④末期15.右圖中不同地層形成的地質年代最可能是()A.a-②B.b-③C.c-④D.d-⑤讀我國大陸部分地殼厚度線圖,完成下面小題。16.圖示地區的地殼厚度()A.由西向東逐漸增大B.由北向南逐漸增大C.由東向西逐漸增大D.由南向北逐漸增大17.地殼最底部為()A.海平面B.巖石圈底部C.莫霍界面D.軟流層中部裸蕨是已經滅絕了的最古老的陸生植物,下圖是“裸蕨植物復原圖”。讀圖回答下列各題。第7頁共38頁,18.這種植物出現的時間是()A.古生代B.中生代C.新生代D.前寒武紀19.泥盆紀裸蕨繁盛,該時期()A.種子植物出現B.魚類出現C.鳥類滅絕D.藍綠藻出現下圖是“地球圈層間物質交換示意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20.圖中①②③④代表的圈層依次是()A.大氣圈、水圈、巖石圈、生物圈B.巖石圈、大氣圈、生物圈、水圈C.水圈、巖石圈、生物圈、大氣圈D.生物圈、水圈、巖石圈、大氣圈21.“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反映的圈層關系是()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近年,我國不斷加大西藏太陽能應用的投資,西藏有關部門也更加重視太陽能的開發和利用,太陽能屬于“綠色能”,它的利用不僅是西藏常規能源短缺的一個很好的補充,對西藏的環境保護也有著積極作用。據此完成下面各題。22.下列關于青藏高原太陽能豐富原因的敘述,不正確的是()A.晴天多,日照時間長B.空氣稀薄,對太陽輻射能削弱作用小C.海拔高,氣候寒冷D.緯度較低,太陽高度角較大23.青藏地區的其他能源也很豐富,其中哪一項不屬于“綠色能”()A.風能B.青海冷湖的煤炭C.藏南谷地的地熱能D.雅魯藏布江的水能第7頁共38頁,2020年11月24日,我國成功發射嫦娥五號探測器,開啟了中國首次地外天體采樣返回之旅。嫦娥五號在月球表面采集約2千克月壤返回地球。下圖為嫦娥五號在月球表面工作示意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24.有關材料中所呈現的天體及天體系統,說法正確的是()A.月球是地球的唯一衛星B.環月飛行的嫦娥五號屬于地月系C.由探測器帶回地球的月壤樣品是天體D.圖中涉及的天體系統中心天體是木星25.目前月球上未探測到生命跡象,主要是因為月球()①距太陽更近②沒有大氣層③有安全的宇宙環境④晝夜溫差過大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二、綜合題(共50分)26.讀地震波波速與地球內部構造圖,回答下列問題。(1)圖中地震波E____;F____;圖中分界面A是____,B是____。(2)在通過界面B處時地震波波速變化情況:橫波____、縱波____。(3)圖中圈層:C是____,D是____。(4)物質狀態:D層____,H層____。第7頁共38頁,(5)____(填字母)層的上部存在軟流層,被認為是____的發源地。27.讀“地理模式圖”,回答:(1)若模式圖表示太陽系,曲線①②③④為行星軌道,陰影部分為小行星帶,那么適合生命存在的宜居范圍在____軌道附近(填數碼),因為此處軌道附近的行星與太陽____適中,所以____條件適宜。(2)若模式圖表示太陽的圈層結構,陰影部分能觀測到高速旋轉的氣體渦旋,那么曲線①②之間為____層,該層出現的太陽活動有____、____。(3)若模式圖表示地球的內部圈層,陰影部分為地幔,曲線③代表的界面是____,橫波自外向內透過該界面時,速度發生的變化是____。28.讀太陽系示意圖和地球、火星比較表格,完成下列問題。(1)在A、B、C、D、E、F中,B是____,屬于巨行星的是____,地球是____,地球表面有適宜生命生存的溫度,主要得益于適中的____。(2)A、C、D、E四顆行星中能滿足:有安全的宇宙環境和穩定的光照條件的是____。A.一顆B.兩顆C.三顆D.四顆(3)人類之所以不斷地對火星進行探索是因為火星與地球有一些相似性,從圖中可以看出相似性有____。29.讀地球內部圈層示意圖,完成下列要求。第7頁共38頁,(1)圖中E、F代表的地球圈層分別是________、________。(2)圖中P界面是________;Q界面是________。(3)圖中A圈層厚度大陸比大洋________(厚或薄),當地震來臨時,大洋上的船員感覺到船________。(4)圖示F圈層物質呈________狀,G圈層物質呈________態。(5)說出地震波由上至下通過P界面和Q界面時的主要特征。30.閱讀圖文材料,回答問題。由于多種因素的影響,地球在距今約22億年到1萬年間的漫長地質年代里經歷了三次大冰期。距今6億年到3億年間為震旦紀冰期;在距今2億年至3億年,地球又發生了第二次大冰期。這次大冰期始于石炭紀末期,止于二疊紀中期,大約延續了一億年,根據動植物化石和冰磧層的分析發現,這次大冰期主要影響南半球,被稱為“南半球的冰期”;距今二、三百萬年到一百萬年間為第四紀冰期。大冰期之間為間冰期。大冰期時氣溫比平均值下降4~7℃,海面降低,陸地大面積被冰雪覆蓋。間冰期時氣候轉暖,高緯度大陸冰川面積縮小,中緯度山岳冰川大規模后退,雪線上升,全球自然帶向兩極方向推移,海面上升。(1)推測大冰期和間冰期期間,地球上的物種數量各有什么變化及變化的原因。(2)在距今1萬年到19世紀末的歷史時期,我國經歷了四次寒冷期和四次溫暖期。說出我國歷史時期氣候寒暖變化依據的獲得途徑有哪些?第7頁共38頁,參考答案1.A2.D3.C4.D5.D6.B7.C8.D9.A10.D11.A12.C13.D14.D15.C16.C17.C18.A19.A20.C21.B22.C23.B24.B25.D26.橫波縱波莫霍面古登堡面消失速度下降地幔外地核熔融狀態(液態)固態C層巖漿27.④距離溫度色球耀斑日珥古登堡面橫波突然消失28.哈雷彗星EA日地距離D自轉周期相近,赤道面與軌道面之間的交角相近29.(1)下層地幔外核(2)莫霍界面古登堡界面(3)厚上下顛簸(4)熔融固(5)通過P界面時橫波和縱波的傳播速度都逐漸加快,通過Q界面時橫波完全消失,縱波的傳播速度突然下降。30.(1)大冰期時物種銳減。因為大冰期時氣溫下降,氣候寒冷,許多生物因不適應寒冷的氣候而滅絕。間冰期時物種迅速增加。因為間冰期時氣溫上升,氣候溫暖,生物演化、進化和繁衍的速度加快。(2)史料記載(或文獻記載);考古發掘。第17頁共38頁,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新教材必修第一冊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氣》測試卷(時間90分鐘滿分100分)一、單選題(共50分)下圖為2019年12月26日17時臺風“巴蓬”位置及等壓線示意圖(單位:百帕)。讀圖完成下面小題。1.受臺風“巴蓬”的影響,甲海域的風向是()A.東南風B.東北風C.西南風D.西北風2.臺風“巴蓬”過境菲律賓,對其造成的影響是()A.帶來高溫和干旱B.引發強風和暴雨C.誘發地震和洪澇D.造成寒潮和霜凍3.臺風來臨前,宜采取的措施是()A.關注天氣預報做好防災準備B.盡量向地勢低的地方轉移C.海上作業漁船停在原地避險D.及時向戶外空曠地帶轉移4.火山噴發出大量巖漿和火山灰,彌漫在空氣中的火山灰會導致()①太陽輻射的強度增強②太陽活動的周期改變③大氣逆輻射強度增強④地面輻射的強度減弱第17頁共38頁,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5.關于大氣垂直分層特點的敘述,正確的是()A.對流層氣溫隨高度上升而升高B.平流層氣溫隨高度上升而降低C.平流層氣流平穩,水汽、雜質多D.高層大氣電離層反射無線電短波下圖甲為地球表面受熱過程圖。乙為長江中下游地區附近一個蔬菜大棚的照片。完成下面小題。6.從數量上看,①>②的原因是()A.②大部分被地面吸收B.②大部分被大氣吸收C.①大部分被大氣吸收D.大氣對①具有削弱作用7.陰天夜晚比晴天夜晚氣溫高,是因為()A.①減弱B.④增強C.③增強D.②增強對我國甘肅某綠洲觀測發現,在天氣穩定的狀態下,會季節性出現綠洲地表溫度全天低于周邊沙漠的現象。主要成因是戈壁沙漠上空被加熱的暖空氣,通過局地環流作用輸送到綠洲上空,形成一個上熱下冷的逆溫層,使近地面冷空氣以保持穩定,于是形成了一個比較涼爽、濕潤的小氣候。結合所學知識,完成下面小題。8.該現象出現時,下列各圖當中,與綠洲上空氣溫變化情況相符的是()A.B.C.D.9.該現象的存在,會使綠洲地區()A.熱量交換變緩B.空氣對流增強C.水汽蒸發加快D.地面風速增強第17頁共38頁,大型太陽能城市空氣清潔系統又稱為除霾塔。位于西安市的除霾塔,主體由空氣導流塔(高60米、直徑達10米)及玻璃集熱棚兩部分構成。玻璃集熱棚頂由鍍膜玻璃組成,棚內設置過濾網墻,地面鋪鵝卵石。據此回答下面兩題。10.符合“除霾塔”內外空氣運動特征的是()A.B.C.D.11.“除霾塔”工作效率最高的時段為()A.晴朗無風的夜晚B.晴朗無風的白天C.陰雨多風的白天D.陰雨多風的夜晚現代地球大氣是距今3.5億年前才逐漸形成的,它對地理環境的形成和人類的影響巨大。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2.干潔空氣中含量最多,是生物體健康生長必不可少的成分是()A.氧氣B.氮氣C.二氧化碳D.臭氧13.下列關于大氣的組成成分及其作用的連線,錯誤的是()A.二氧化碳——光合作用的原料B.氧氣——溫室效應C.臭氧——吸收紫外線D.水汽和塵埃——成云致雨德克塔火洞是由美洲原住民發明的一種燃燒效率高、熱量集中、隱蔽性好的火灶,深受戶外生存者和野外單兵的喜愛。下圖是德克塔火洞剖面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第17頁共38頁,14.德克塔火洞燃燒效率高,對此分析合理的是()A.甲處氣流受熱上升,燃燒充分B.空氣通過鐵架處流入,燃燒充分C.底部氣流乙流向甲,燃燒充分D.燃燒時空氣快速補充,燃燒充分15.德克塔火洞隱蔽性好的主要原因是()A.燃燒時少煙,不易被人發現B.燃燒時火焰都位于地下,不易被人發現C.可快速滅火,避免森林火災D.多選在人煙稀少的森林,不易被人發現下圖為安徽省某日14時和20時天氣形勢圖。完成下面小題。16.從14時到20時,合肥()A.風向變化較小,風力變小B.風向變化較大,風力變大C.風向變化較小,風力變大D.風向變化較大,風力變小17.根據圖示信息推測()A.14時宿州氣溫比合肥高B.14時宿州降水比合肥少C.20時合肥空氣質量好轉D.20時黃山受冷氣團控制18.第17頁共38頁,某城市為我國重要的鋼鐵、化學工業基地,該城市工業區、商業、文化及住宅區的分布如下圖所示。住在該城市的居民們發現,天氣條件較為穩定的晴朗白天和夜晚,商業區、文化區和住宅區的大氣污染程度不同。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白天受山風影響大氣污染較輕B.晚上受谷風影響污染較輕C.白天受谷風影響大氣污染較重D.晚上受山風影響污染較重讀我國某城市四種下墊面不同日期地表氣溫均值對比圖,回答下列各題。19.推測①②③④最可能分別為()A.裸地、植被覆蓋地、城鎮建筑用地、水體B.城鎮建筑用地、水體、裸地、植被覆蓋地C.水體、植被覆蓋地、裸地、城鎮建筑用地D.水體、裸地、植被覆蓋地、城鎮建筑用地20.同一天不同下墊面氣溫差異的主要影響因素是()A.熱力性質B.正午太陽高度C.地形D.天氣下圖為“大氣受熱過程示意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第17頁共38頁,21.大氣受熱升溫的過程主要包括()A.甲→乙→丙B.丙→丁C.甲→乙D.丙22.我國北方秋季多云的夜晚比晴朗的夜晚氣溫高,原因是()A.甲輻射比較強B.乙輻射比較強C.丙輻射比較弱D.丁輻射比較強金塔綠洲位于甘肅省酒泉市東北部,河西走廊中部,祁連山北大河下游的洪積扇上,海拔1200米。金塔綠洲西南部的戈壁荒漠中有一自動氣象站,下圖所示為該自動氣象站所測近地層風向的日變化(用角度表示風向時,北風是0°,東風是90°,南風是180°,西風是270°)。據此完成下面小題。23.該荒漠自動氣象站觀測到的全天風向()A.呈順時針方向變化B.呈逆時針方向變化C.保持不變D.為西北風24.夜晚,該荒漠自動氣象站測到的近地面風為()A.荒漠風B.綠洲風C.荒漠風與山風的疊加D.綠洲風與谷風的疊加25.綠洲風的風向最可能為()A.南風B.西南風C.西風D.東北風二、綜合題(共50分)26.上海市某地理研究性學習小組開展了“城市風”的課題研究,下圖中甲為上海城區與郊區間近地面等壓面示意圖,乙為上海城區與郊區分布示意圖。根據相關材料,完成下列問題。第17頁共38頁,(1)在甲圖中用實線繪制出4000m高度的等壓面分布狀況(不標氣壓值),并在MN之間的高空和近地面用箭頭繪制出熱力環流示意圖。(2)若甲圖代表白天海陸之間的等壓面狀況,則M代表____,N代表____(陸地或海洋)。(3)若在郊區P地建設有大氣污染較重的工廠,是否合理?說明原因。27.讀北半球某地面水平氣壓分布圖,回答問題。(1)就氣壓狀況而言,圖中A與B中低壓中心是,B與C中高壓中心是。(2)若該地氣壓只受溫度影響,則A、B、C中地面溫度最高的是。(3)下列圖中能正確表示AB高空等壓面狀況的示意圖是()(4)在圖中甲處畫出風向及其所受的力。28.讀“大氣對地面的保溫作用圖",分析回答下列問題。(1)圖中字母代表的箭頭含義分別是:A____,B____,C____,D____,F____,I____。(2)從數量上看,A大于D的原因是____。第17頁共38頁,(3)比較晴天和陰天溫差的大小____原因是____。29.讀圖,回答下列問題。構建模式圖,探究地理基本原理、過程、成因及規律,是學習地理的方法之一。(1)若該模式圖表示“熱力環流示意圖”,則圖中甲、乙、丙、丁四點的氣壓值相比較由大到小的排列順序是____,圖中甲、丁兩處相比,氣溫較高的是____,氣溫日較差大的是____,形成熱力環流的根本原因是____。(2)若此圖表示海陸風,箭頭①表示的是海風,那此時為____(填“白天”或“夜間”),甲地近地面為____(填“陸地”或“海洋”),甲地近地面氣溫____。(填“高”或“低”)(3)若該模式表示“城市熱島環流示意圖”,則甲表示____,丁表示____,在①處植樹造林的好處是____,在①建設工廠則導致____。30.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材料一地理學習應重視對地理問題的探究,地理實驗既是方法,又是重要內容。在一個長、寬、高分別是2米、1米和1米且六面都封閉的透明玻璃柜內,底面兩側分別放置一個電爐(有導線連到柜外)和一大盆冰塊。在玻璃柜頂面中部的內壁貼一張下垂的紙片A,在玻璃柜底面中部的內壁貼一張豎立的紙片B(如下圖所示)。在電爐通電一段時間之后,根據紙片A、B的偏動情況,可以模擬驗證某一地理原理。材料二海陸風是濱海地區在一天之中,由于海陸熱力性質差異,風向以一天為周期隨晝夜交替而轉換的現象。(1)左圖中,在電爐通電一段時間之后,紙片A向____偏, 紙片B向____偏(左/右),如果左圖模擬的是白天的山谷風示意圖,那么電爐表示的可能是____(山谷/山坡)(2)根據右圖中等壓面分布,將a、b、c、d四處氣壓由高到低進行排列____。第17頁共38頁,(3)右圖反應的是____(白天/夜晚)的熱力環流情況。(4)在下圖中用箭頭繪出城郊之間的熱力環流方向____。(5)根據城郊之間熱力環流形成原理,據此推斷降雨較多的可能____(城市/郊區)。第17頁共38頁,參考答案1.A2.B3.A4.D5.D6.D7.B8.D9.A10.B11.A12.B13.B14.D15.A16.C17.C18.C19.C20.A21.A22.D23.A24.C25.D26.(1)(2)陸地;海洋(3)不合理;工廠排出大氣污染物會經近地面風從郊區流向城區,加劇城市污染。27.(1)BC(2)B(3)B(4)甲處的近地面風,受水平氣壓梯度力、地轉偏向力和摩擦力三力共同作用,為西北風28.太陽輻射吸收反射太陽輻射地面輻射地面反射部分被吸收和反射晴天大晴天白天太陽輻射被削弱的少,夜晚云量少大氣逆輻射弱保溫作用差29.甲>?。颈疽叶〖讌^域間冷熱不均白天海洋低鄉村或郊區城市凈化空氣增加濕度城市污染30.右偏左偏山坡b>a>c>d.白天圖略:高空氣流由城區流向郊區,近地面氣流由郊區流向城區。城市第27頁共38頁,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新教材必修第一冊第三章《地球上的水》測試卷(時間90分鐘滿分100分)一、單選題(共50分)讀水循環示意圖(下圖),完成下面小題。1.圖中代號所對應的水循環環節正確的是()A.①-降水B.②-蒸發C.③-水汽輸送D.④-地表徑流2.南水北調工程屬于人類改造水循環中的()A.①B.②C.③D.④3.“一滴水借助水循環,可以匯入大海的波濤,可以化為高山的彩虹,可以變為地面的積雪,融化后滲入地下,可以被植物的根系吸收。”這一段話說明參與水循環的圈層有()①水圈②巖石圈③生物圈④大氣圈A.①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4.有關水循環地理意義的正確敘述是()A.使陸地水資源不斷更新B.使水呈三態變化C.加速了冰川的融化D.使海平面上升阿姆河發源于中亞天山西段和帕米爾高原西部,下圖為阿姆河流域上游主要地理要素按旬(10日)統計年內變化(橫坐標單位:旬)。讀圖完成下面小題。第27頁共38頁,5.阿姆河流域降水的水汽主要來自()A.太平洋B.印度洋C.大西洋D.北冰洋6.阿姆河流量最大出現在()A.1月前后B.4月前后C.7月前后D.10月前后讀某區域圖,完成下面小題。7.圖示區域常年盛行()A.東南風B.西北風C.東北風D.西南風8.導致圖中卑爾根港冬季不凍的重要原因是()A.地形B.降水C.洋流D.河流9.圖中甲地湖泊眾多,某形成原因主要是()A.斷裂下陷B.火山作用C.流水作用D.冰川作用艾肯泉位于昆侖山下,柴達木盆地的西部邊緣,周圍是雪山腳下的廣褒草地。艾肯泉直徑10多米,如同沸騰的開水,咕咕上涌,長年奔流不息。泉眼周圍土壤由深紅變紅再變黃……色彩斑斕,從上空俯瞰,如同一只畫了眼影的眼睛。泉水含有大量鐵離子和一定濃度的硫,但氯化鈉含量很低。艾肯泉不遠處還有一些鹽泉,水體呈純凈的藍色。據此完成下面小題。第27頁共38頁,10.有關艾肯泉的說法,正確的是()A.泉水主要靠大氣降水補給B.泉水主要靠冰雪融水補給C.其形成可能與深大斷裂構造有關D.泉水周圍紅壤黃壤發育11.艾肯泉對周圍生物的影響,可信的是()①是動物的飲用水源地②泉水周邊草木茂盛③夏季有野生牛羊來用泉水驅除皮毛內寄生蟲④泉水周邊經常有狼群出沒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疏勒河流域位于38°00'N-42°48'N,92°11'E-98°30'E,流域面積4.13萬平方千米,年降水量40.2-57.5毫米,年蒸發量2577.4-2653.2毫米。下圖示意疏勒河上游流域范圍,近幾十年來,該區域耕地面積不斷增加,灌溉用水量增大。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2.疏勒河昌馬堡水文站河段多年平均徑流量的變化最可能是()第27頁共38頁,A.B.C.D.13.圖示流域過度截留水分將直接加劇疏勒河中下游地區()A.土壤鹽堿化B.荒漠化C.水土流失D.森林銳減咸海是位于中亞的咸水湖,水源補充主要依賴阿姆河和錫爾河,后因人類過度利用,導致湖面水位下降、面積急劇減小,湖水鹽度增高,多種魚類滅絕,植物遭到破壞。下圖為未縮減前的咸海及周邊區域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14.流入咸海的河流的主要補給水源是()A.大氣降水B.冰雪融水C.地下水D.高原湖泊水15.下列關于咸海的表述正確的是()A.參與海陸間循環B.為附近居民提供淡水資源C.參與陸地內循環D.促使周邊水資源不斷更新讀某大陸沿西海岸線降水量空間變化圖,完成下面小題。第27頁共38頁,16.該大陸是()A.亞歐大陸B.非洲大陸C.南美大陸D.澳大利亞大陸17.圖中緯度10°~20°地區降水少的主要原因是()A.緯度低,蒸發旺盛B.終年盛行東北信風,水汽含量少C.受副熱帶高壓控制,盛行下沉氣流D.沿岸有寒流流經,降溫減濕明顯2020年入冬以來,黃河三盛公水利樞紐庫區出現“水煮黃河”景觀。“水煮黃河”的景觀特點是河水表面有一團團的霧氣,看上去就像水煮沸一樣,這種特別的景觀被戲稱為“水煮黃河”,一般在合適的地點和適當的氣象條件下才可以看到,但往往是諸多因素集合在一起才會發生,難得一見。據此回答問題:18.“水煮黃河”現象多發生在()A.冰封前,早晨B.冰封前,中午C.冰封前,傍晚D.冰封后,早晨19.“水煮黃河”現象的氣象條件可能是()A.氣溫高,濕度小B.氣溫低,濕度大C.氣溫高,濕度大D.氣溫低,濕度小2020年11月10日,我國研發制造的“奮斗者”號載人潛水器在馬里亞納海溝成功坐底,創造了我國載人深潛的新紀錄。左圖為地球圈層結構示意圖,右圖為“奮斗者”號載人潛水器出水瞬間照片。讀圖文資料,完成下面小題。第27頁共38頁,20.圖中數碼代表的界面,表示莫霍面的是()A.①B.②C.③D.④21.通常情況下,載人潛水器在萬米深潛過程中,觀測到海水密度隨深度的增加而()A.逐漸減小B.逐漸增大C.保持不變D.大小不定下圖為某一科考路線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22.考察人員經過②附近海域時,發現海面常有大霧籠罩,最可能的原因是()A.寒暖流交匯,使得暖流攜帶的大量水汽凝結B.終年受西風帶控制,且地處迎風坡,多雨霧天C.沙漠地區夜間地面輻射強,近地面氣溫低,水汽冷卻凝結D.沿岸有寒流經過,使底層大氣降溫,水汽凝結23.關于流經③處海域洋流對地理環境影響的敘述,正確的是()A.加快途經海輪的航速B.不利于漁場的形成第27頁共38頁,C.對沿岸氣候起降溫減濕作用D.縮小海洋污染范圍降雨到達地表后,轉化為地表徑流、壤中流(在土壤空隙中流動的水)和淺層地下徑流。三種徑流成分匯集到河道中形成河流徑流.最后流出流域出口。下圖示意一次暴雨后某流域出口處河流徑流量變化過程。據此完成下面小題。24.若該流域地表徑流恰好全部流出流域出口的時刻是T2,則Q1、Q2、Q3代表的徑流類型分別是()A.壤中流、地表徑流、淺層地下徑流B.地表徑流、壤中流、淺層地下徑流C.淺層地下徑流、壤中流、地表徑流D.地表徑流、淺層地下徑流、壤中流25.近年來該流域內壤中流持續增加,其原因可能是()A.大量修筑梯田B.打壩淤地C.灌溉用水減少D.提高植被覆蓋率二、綜合題(共50分)26.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伊塞克湖屬于內陸咸水湖,湖面平均海拔約1608米,面積6300多平方千米,是世界最深的高山大湖,湖水清澈澄碧,終年不凍。該湖東西兩岸年降水量差異大,東岸地區有常年積雪。下圖示意伊塞克湖及其周邊區域。(1)說明伊塞克湖的水位季節變化特點,并分析原因。第27頁共38頁,(2)運用水循環原理,說明伊塞克鹽湖的形成原因。(3)分析伊塞克湖冬季不結冰的原因。(4)分析伊塞克湖東岸有常年積雪的自然原因。27.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疏勒河發源于祁連山脈西段,上游水量豐富、水流湍急、搬運作用強;出昌馬峽谷進入中游,形成河西最大沖積扇,開始潛行至沖積扇邊緣出露,古稱“冥水”;雙塔堡水庫以下為下游,水量小、河道淤塞嚴重。70年代以來,最大支流黨河與疏勒河不再交匯,哈拉湖濕地也一度消失。(1)疏勒河上游河水主要來源于____,昌馬峽谷以上河段河流流向是____,疏勒河參與的水循環類型是____。(2)從水循環的角度簡述哈拉湖一度消失的原因。(3)為避免哈拉湖消失,請提出合理化建議。28.讀“海水表面溫度、鹽度示意圖”和“我國鹽場分布圖”回答下列問題。(1)甲、乙兩條曲線中,表示海水溫度的是____,表示海水鹽度的是____。(2)A點水溫溫度高的影響因素是____,鹽度低的原因是降水量____(填“大于”或“小于”)蒸發量。第27頁共38頁,(3)B點鹽度高的原因是什么?(4)C、D兩點緯度相同,C點鹽度低于D點的原因是什么?(5)圖中A鹽場的名稱是____,形成條件是29.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各題。2020年5月-7月,長江中下游地區暴雨洪水重于常年,為完善洪水排泄的緩沖功能,江蘇省政府在某高校試點建設“海綿校園”。圖甲為我國部分地區雨澇頻次分布圖,圖乙為該高校試點建設的“海綿校園”示意圖。(1)圖甲顯示我國雨澇頻次的分布規律是______,江蘇省夏季易發生的氣象災害有洪澇和_______。(2)圖乙中“海綿校園”對水循環影響顯著的兩個環節分別是______和________。(3)分析圖乙中鋪設透水磚和增加綠化面積在建設“海綿校園”中所起的作用。(4)簡述在長江中下游地區試驗推廣“海綿校園”的意義。第27頁共38頁,參考答案1.D2.D3.D4.A5.C6.B7.D8.C9.D10.C11.D12.C13.B14.B15.C16.C17.D18.A19.B20.C21.B22.D23.C24.B25.D26.(1)特點:季節變化大,夏季水位(升)高,冬季水位(降)低。原因:伊塞克湖的湖水主要來源于河流水,而河流的主要補給是高山冰雪融水,夏季氣溫高,冰雪融化量大,冬季氣溫低,冰雪融化量小。(2)該湖及周邊區域降水稀少,蒸發旺盛,蒸發量大于降水量;伊塞克湖為內陸湖,鹽分隨地表徑流匯入而不斷積累。(3)湖泊北部山脈阻擋了冷空氣的侵入;屬于咸水湖,湖水鹽度較高,湖水不易結冰;湖泊水位深,水量大。(4)位于西風帶,西風經過湖面時增溫增濕,經過湖面后,暖濕氣流受山地阻擋抬升,水汽凝結形成豐富的降雪;海拔高,氣溫低,積雪不易融化。27.(1)高山冰雪融水;自東南流向西北;陸地內循環。(2)深居內陸,距海遠,海洋水汽難以到達,氣候干旱,降水少;氣候變暖,蒸發旺盛,湖泊水量減少;沙漠廣布,注入湖泊的河水蒸發、下滲嚴重導致注入湖泊的地表徑流減少。(3)跨流域調水,增加疏勒河下游水量;水資源全流域合理配置,控制中上游截水量;增強節水意識,推廣節水技術,提高水資源利用率;利用水庫進行生態補水。28.(1)甲;乙(2)太陽輻射;大于(3)B點位于副熱帶海域,受副熱帶高壓影響,炎熱少雨,蒸發量大于降水量,因而鹽度高。(4)C點緯度地區陸地面積廣大,陸上有大量淡水注入海洋,鹽度低;D點緯度地區則以海洋為主,鹽度較高。(5)長蘆鹽場;沿岸為淤泥質海灘,灘涂寬闊;全年雨季短且降水集中;春季氣溫回升快;多大風,蒸發旺盛,有利于海鹽生產29.(1)大體從東南向西北減少;干旱/臺風/高溫(任寫1個即可)(2)下滲;徑流(地下徑流或地表徑流)(3)鋪設透水磚有利于雨水和地表徑流的下滲,增加雨水的存蓄量;增加綠化面積有利于通過植被截留降水,增加下滲,涵養水源,增加空氣濕度。(4)緩沖洪峰;減輕內澇;增加水資源;降低徑流污染;產生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任答3點)第37頁共38頁,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新教材必修第一冊期中試卷(時間90分鐘滿分100分)一、選擇題:(30小題、每題2分、共60分)天亮前后,東方地平線上有時會看到一顆特別明亮的“晨星”——金星,它不是光源,人們稱它為“啟明星”。下圖是太陽系部分行星繞日公轉示意圖。讀圖,完成1~2題。1.圖中被稱為“啟明星”的是( )A.M B.JC.VD.W2.小行星帶位于( )A.M軌道與V軌道之間B.V軌道與地球軌道之間C.地球軌道與W軌道之間D.W軌道與J軌道之間如圖是一款新型太陽能衣服,用天然纖維制成,衣服內納有太陽能電池板,可以給很多設備(包括手機、平板電腦和GPS裝置)充電。據此完成3~4題。3.我國下列地區中,太陽能衣服使用效率最高的是( )A.四川盆地B.青藏高原C.東北平原D.長江中下游平原4.下列關于太陽輻射及其對地球影響的敘述,正確的是( )A.太陽輻射的能量來源于太陽活動B.太陽輻射與地球上某些自然災害如地震、水旱災害的發生有著密切關系C.太陽輻射的電磁波對地球磁場影響明顯,從而使地球上產生磁暴現象D.太陽輻射能是維持地表溫度,促進地球上的水、大氣運動和生命活動的主要動力“太陽暗條”是天文學專有名詞,是指太陽邊緣的日珥投影到太陽表面上所呈現的暗黑色條帶。據此回答5~6題。5.產生太陽暗條的日珥出現在( )A.光球層 B.色球層C.日冕層D.太陽風第37頁共38頁,6.下列行業部門,最需要關注太陽活動預報,避免受到干擾的是( )A.物流公司B.煤炭開采企業C.航天航空企業D.鋼鐵公司讀北半球各緯度某時太陽輻射量分布曲線圖,完成7-8題。7.甲地太陽輻射量多的原因主要是:()①緯度低②距海遠,降水少③受副熱帶高壓控制時間長,降水少④海拔高,大氣稀薄,太陽輻射損耗少A.②④B.①③C.①②D.③④8.此時,乙地可能觀察到的現象是:()A.太陽風B.耀斑C.黑子D.極光如圖是太行山大峽谷局部巖層景觀圖,回答9~10題。9.圖中巖層基本上呈水平狀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經受為強烈的水平擠壓作用B.基本沒有經歷地殼運動C.上面的巖層形成較早D.具有明顯的層理結構10.圖中巖層:( )A.一定含有化石 B.絕對沒有化石C.可能含有化石D.所有化石形成年代相同11.云南“澄江化石地”發現大量海生藻類和海生無脊椎動物化石,據此推斷“澄江化石地”的地質年代為( )第37頁共38頁,A.新生代 B.中生代C.古生代D.太古宙12.地球的演化史也可以近似說是生物的進化史,下列關于期間生物的匹配不正確的是( )A.古生代——魚類和蕨類B.前寒武紀——藍細菌C.中生代——鳥類D.中生代——三葉蟲地震波在不同媒介中傳播速度是不同的,科學家們利用這一原理探究地球內部結構。據此完成13~14題。13.地震波在地球內部傳播時,科學家們發現在距離地面大約2900千米處橫波完全消失,縱波的傳播速度突然下降,這說明了( ?。〢.地球內部存在著巖漿B.該深度上下層的溫度變化明顯C.大陸地殼與大洋地殼的厚度不同D.該深度上下層的物質組成存在很大的差異14.地質學家常利用地震波來尋找海底油氣礦藏,下列四幅地震波示意圖中表示海底儲有石油的是( ?。〢.①B.②C.③D.④下圖為地球圈層結構示意圖。完成15~16題。15.2019年6月17日22時55分,四川宜賓市長寧縣發生6.0級地震,震源深度16km。這次地震震源位于( ?。〢.大氣圈B.巖石圈C.生物圈D.水圈16.下列屬于地球外部圈層的是( ?。〢.地殼B.地幔C.地核D.大氣圈2018年12月13日,國外某公司的“太空船2號”飛行器成功飛至海拔約80千米的“太空邊界”。這次成功試飛意味著亞軌道太空旅行成為可能。如圖為大氣垂直分層示意圖。據此完成第17-18題。第37頁共38頁,17.飛船上升過程中氣溫變化的規律可能是A.遞減→遞增→遞減B.遞增→遞減→遞增C.遞增→遞減→不變D.遞減→不變→遞增18.對圖中各層大氣特點的正確敘述是A.①層高度隨著緯度增加而增高B.①層復雜的天氣利于航空飛行C.②層含有絕大部分的水汽和塵埃D.③層中電離層能反射無線電短波下圖為大氣受熱過程局部示意圖。據此完成19--20題。19.氣象衛星監測到北京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上升,圖中首先增強的是( )A.①B.②C.③D.④20.北京2018年1月份(冬季)二氧化碳濃度較2017年7月份(夏季)升高,最可能的原因是( )A.太陽高度較7月份小B.取暖釋放二氧化碳增多C.人類大量砍伐森林D.日照時數少,光合作用弱該下圖為“近地面和高空等壓面狀況圖”,據此回答21--22題。21.圖中四點氣溫最高的是()A.①B.②C.③D.④22.圖上四點中氣壓最高的是()第37頁共38頁,A.①B.②C.③D.④中科院專家表示,在大氣邊界層到對流層范圍內存在穩定有序的水汽輸送通道,可將其稱為“天河”,基于大氣空間的跨區域調水模式就是“天河工程”。這一項目首先將通過對大氣中水汽含量及“遷徙”路線的監測,掌握水汽“遷徙”規律,并在有條件的地區進行人工干預,緩解北方地區地表水資源短缺的局面。根據規劃,“十三五”期間,“天河工程”有望每年在青藏高原的三江源、祁連山、柴達木地區分別增加降水25億、2億和1.2億立方米,中遠期有望實現每年跨區域調水50億立方米。據此23-24題。23.“天河工程”實現跨區域調水的主要手段是( )A.人工增雨B.開渠引水C.改變大氣環流D.修建儲水設施24.“天河工程”推進面臨的問題最有可能是( )A.人工降雨難度大B.資金短缺C.掌握水汽“遷徙”規律D.施工難度大南宋天文學家、思想家何承天在《論渾天象體》中記載“百川發源,皆自山出,由高趨下,歸注入海。”下圖為“水循環示意圖”。據此,完成25--26題。25.圖中代號最能解釋“百川發源…歸注入海”對應的水循環環節是A.①-降水B.②-蒸發C.③-水汽輸送D.④-地表徑流26.下列關于水循環意義的比喻及其解釋,連線正確的是A.“紐帶”——地球表面物質遷移的強大動力B.“調節器”——對全球的水分和熱量進行再分配C.“雕塑家”——調節地球各圈層之間的能量D.“傳送帶”——塑造了豐富多彩的地表基本形態河流入??谑芎哟◤搅鞯募竟澴兓绊?,其鹽度具有季節變化的特點。讀下圖,完成27--28題。第37頁共38頁,27、P島附近海域鹽度(%)大約為()A.3.05B.3.15C.3.25D.3.3528、圖中影響等值線向外海凸出的主要因素是()A.降水B.暖流C.寒流D.徑流海冰含鹽量接近淡水,適當處理后可作為淡水資源。下圖示意渤海及附近區域年平均氣溫≤-4℃日數的分布。據此完成29--30題。29、下列城市附近海域,單位面積海冰資源最豐富的是()A.葫蘆島B.秦皇島C.大連D.煙臺30、推測目前沒有大規模開采渤海海冰的原因是()A.資源量不足B.破壞環境C.成本過高D.市場需求不足一、簡答題:(共40分)31、讀太陽系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12分)第37頁共38頁,(1)、八顆行星中,離太陽最近的是__________,太陽系中的小行星帶位于__________軌道和________軌道之間。(3分填行星名稱)(2)、八顆行星繞日公轉具有同向性,即都是自________向________。(2分)(3)圖中所示宇宙空間范圍內共包括________級天體系統,其中最高一級天體系統是__________,其中心天體是________。(3分)(4)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質與其所處的宇宙環境關系密切,此圖所反映的有利的宇宙環境是什么?(4分)32、閱讀圖文資料,回答下列問題。(15分)材料一:如圖為大氣受熱過程示意圖和某地實際大氣中的風向圖圖二圖一材料二:北魏時期賈思勰在《齊民要術》中有關于霜的描述:“天雨新晴,北風寒徹,是夜必霜,此時放火作溫,少得煙氣,則免于霜矣。(1)圖一中表示近地面大氣的根本熱源和直接熱源分別是________和________。(填字母)(2分)(2)造成“是夜必霜”的主要原因是()(單項選擇題)。(2分)A.多雨的夜晚,云層反射地面輻射,氣溫降幅大B.晴朗的夜晚,大氣透明度高,大氣逆輻射較弱C.北方的冷空氣加速地面蒸發,使地面輻射增強D.雨后的夜晚,空氣濕度大,吸收大氣輻射較少(3)“此時放火作溫,少得煙氣,則免于霜矣”。試用大氣受熱過程原理解釋這一現象。(4分)(4)圖二中箭頭表示的含義是:①_____,②______,第37頁共38頁,③______,④______。(4分)(4)①與等壓線的關系是______,其方向是______。若無④,只受①、③影響,則②與等壓線的關系是______。(3分)33、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13分)海水鹽度受當地降水量和蒸發量的影響,與所在地氣候關系密切。下圖為世界表層海水平均鹽度緯度分布圖。(1)描述世界表層海水鹽度緯度分布的規律。(6分)(2)分析世界表層海水鹽度最高值不在甲處的原因(4分)。(3)概括影響世界表層海水鹽度的因素。(3分)第37頁共38頁,答案一、選擇題:(30小題、每題2分、共60分)題號01020304050607080910答案CDBDBCBDDC題號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CDDABDADBB題號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ABACDBBDAC31、(12分)答案:(1)水星 火星 木星(3分)(2)西 東?。?分)(3)兩 太陽系 太陽(3分)(4)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擾,使地球處于相對安全的宇宙環境中。(4分)32、(15分)(1)、AD(2分)(2)、B(2分)(3)、煙氣將地面射向空中的長波輻射反射回地面,增強了大氣逆輻射的作用,防止地溫快速降低,起到保溫層的作用。(4分)(4)、水平氣壓梯度力風向地轉偏向力摩擦力(4分)(5)、垂直由高壓指向低壓斜交(成一夾角)(3分)33.(13分)(1)由副熱帶海區分別向高低緯度海區遞減;極低值出現在赤道偏北海域;最高值出現在副熱帶海域;整體上同緯度地區,南半球表層海水鹽度高于北半球。(6分)(2)甲處雖然緯度低,氣溫高,蒸發較強;但因靠近赤道地區,降水較多,稀釋作用強;所以鹽度并非最高。(4分)(3)緯度位置,降水量和蒸發量,淡水注入情況,海區形狀。(3分)第1頁共10頁